走進蚌埠市五河縣東劉集鎮三莊中心村,瀝青路經緯交匯,串聯起錯落的民居。青磚壘砌的農耕文化墻上,老石磨盤與陶罐花壇鐫刻著鄉愁的時光密碼,手持“積分存折”的村民在超市有序兌換生活用品……這幅生機勃勃的鄉村圖景,正是三莊村以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打造生態和居、文化和盛、產業和興、人才和聚、治理和諧“五‘和’共美”的生動實踐。
抬頭是畫,入目皆景的“宜居新韻”
“以前雨天兩腳泥,如今瀝青路通到家門口,太陽能路燈照亮門前路,這日子越過越敞亮。”村民張大爺感慨地說。三莊中心村累計硬化道路5.2公里,安裝智慧路燈160盞,鋪設雨污管網4.8公里,實現全域分流。更讓村民驚喜的是,通過小微水體治理工程,3條臭水溝蝶變為生態塘,閑置地塊“變身”為4個特色角園,成為茶余飯后的休閑打卡地。
閑置地塊改造成角園。
文脈鑄魂,舊物煥新的“鄉土記憶”
漫步村中,處處可見“變廢為美”的巧思,老屋拆下的青磚砌成鏤空景墻,磨盤石碾組成農耕文化廣場,廢棄陶罐改造成小矮墻……“我們專門成立‘老物件收集隊’,把拆遷留下的磚瓦木料用于景觀建設,既節省成本又留住鄉愁?!贝妩h總支部書記石懷三介紹說。
鄉土材料改造成小矮墻。
鎮政府、村委會通過“財政投入、群眾分紅”的辦法引入五河興牧家庭農場,村民通過入股、務工、流轉土地等方式參與到瘦肉豬產業中,累計帶動百余位村民增收。農場積極探索養殖業與和美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引入糞污綜合利用技術,形成沼氣發電用于養豬場的生產、生活,沼渣和沼液生產有機肥供農戶種田,而農作物秸稈又作為主要飼料回收利用,供應瘦肉豬養殖,成功構建起“養殖—沼氣—種植”的綠色循環產業鏈。
機制護航,積分提效的“善治新風”
“房前屋后打掃干凈就能攢分,紅榜家庭還能優先評優?!痹诖宸e分超市,王秀芳用15個積分兌換了洗衣液。村里創新“基礎分+獎勵分+負面扣分”考評體系,將環境衛生、移風易俗等納入管理,配套“改廁管護站24小時服務+糞污清掏市場化運營”機制,確?;A設施“建得好、用得住”。如今,村民爭當“衛生示范戶”。
積分兌換現場。
從“環境美”到“發展美”,從“一時美”到“長久美”,三莊中心村正以“五‘和’共美”的生動實踐,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鄉村既留住了“綠樹村邊合”的田園風光,更是創造了“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生活,和美鄉村建設成果真正惠及每位村民。(陳安偉 王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