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言文《兩小兒辯日》中的列子形象躍然屏幕,蚌埠市城南學校的課堂上響起學生與AI數字人跨越時空的對話。日前,安徽省中小學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活動在蚌埠舉行,400余名教育工作者齊聚珠城,共同探尋智能時代課堂革新的“安徽方案”。
展示課上,學生在分組討論。
在教學展示環節,蚌埠市城南學校老師尚佩琪執教的文言文課堂令人耳目一新。AI數字人還原先秦場景,學生通過智能終端與虛擬人物實時互動,抽象的文言知識在沉浸式體驗中變得觸手可及。
“過去靠想象理解的文本,如今變成了可觸摸的文化場景?!睂W生小李在課后分享時說。
更令人驚嘆的是課堂背后的“數據魔方”。通過AI課堂實錄分析系統,教學目標達成度、師生互動頻次等20余項指標被實時量化,教師的教學行為被精準畫像。
“系統告訴我提問方式還需優化,這種即時反饋讓教學改進有的放矢?!鄙欣蠋熣故镜恼n后分析報告,讓同行們看到技術賦能教師成長的無限可能。
“智能時代的教師需要更加關注與機器協同設計個性化教育方案,幫助每個孩子走向成功?!痹谥髦紙蟾姝h節,江蘇師范大學楊現民教授的觀點引發共鳴。
曹偉老師執教的《勾股定理》課堂提供了生動樣本:學生輸入關鍵詞“直角三角形”,AI大模型瞬間生成多種證明方法,學生在對比中完成深度思考。
這種“人機協同”的教學模式,正在重塑課堂生態。
“過去教師是知識權威,現在更像是學習設計師?!笔薪粗腔劢逃芯吭涸洪L、電教館館長謝惠萍說,AI讓課堂從單向傳授轉向多維交互,從標準答案走向多元思辨,努力讓每個孩子在AI時代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節奏。
研討中,“教育公平”成為高頻詞。蚌埠市通過“云端教研”平臺,將優質AI課件向優質教育資源欠缺地區同步推送。固鎮縣一位鄉村教師感慨:“技術鴻溝正在被填平,村里的孩子也能觸碰最前沿的教育形態?!?/p>
作為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蚌埠的探索始終走在前列。近年來,我市以“教育數字化轉型”為核心,錨定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改革的戰略方向,構建了“數智賦能、教研引領、試點先行、全域覆蓋”的推進模式,多項智慧教育案例入選教育部優秀案例。
活動現場發布的《AI課堂觀察工具包》,為教師提供了從課前準備到課后反思的全流程技術指南?!斑@套工具就像給教師配備了智能助手,讓技術應用變得簡單高效?!眳處熑缡窃u價。
本次活動的舉辦為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以及“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的明確要求,更是推動人工智能與基礎教育深度融合的一次積極實踐探索。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蚌埠市將以此為契機,深入推進AI協同課堂建設,不斷深化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致力于培養新時代創新型人才,為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而奮勇前進。(周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