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蚌埠市懷遠縣榴城鎮人大緊扣民生需求導向,緊盯群眾“急難愁盼”,通過“群眾提、代表議、人大督、政府辦”機制,高質量實施3項民生實事,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生動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踐。
文化惠民“樂民心”。榴城鎮人大深刻把握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先導作用,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硬件建設方面,新建村級文化廣場配備健身設施,打造集休閑、健身、社交于一體的公共空間。軟件提升方面,通過“百姓大舞臺”“鄉村運動會”等載體,培育群眾性文藝團隊,構建“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的文化供給新機制,既重塑了鄉村文化生態,更激發了村民的文化自覺,推動鄉村文明從“被動輸血”向“主動造血”轉型。
安全守護“安民心”。面對基層治理中的風險防控課題,榴城鎮人大實施農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運用數字化手段建立房屋安全檔案;在河道險段增設智能警示系統,開展防汛演練提升應急能力;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群眾自救能力。特別是將黑臭水體整治納入安全工程范疇,通過雨污分流技術改造,既消除環境安全隱患,又修復水域生態功能,實現安全治理與生態治理的有機統一。
道路宣傳“護民心”。榴城鎮人大立足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交通流量激增的現實挑戰,將道路交通安全宣傳納入平安鄉村建設體系,創新“宣教+治理”雙輪驅動模式。設立多個村級交通安全宣傳欄,針對重點群體實施精準宣教,實現宣傳入腦入心。同步推進基礎設施提升,構建起全民參與的交通安全防護網。
此外,民生實事項目推進期間,人大代表全程監督,確保實事辦實。榴城鎮人大建立“一事一專班”督導機制,組織代表通過現場視察、滿意度測評等方式跟蹤問效,確保民生實事“不走樣、不打折”。鎮人大主席史新艷表示:“民生實事辦得好不好,群眾笑臉是標尺。我們將持續推動民生‘關鍵小事’落地見效,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史新艷 朱悅穎 尚樂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