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曹老集鎮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工作方針,通過嚴把政治審查關、質量儲備關、責任監督關三大核心環節,從源頭上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全鏈條推動黨員發展提質增效。
嚴把“政治審查關” 筑牢忠誠根基
曹老集鎮始終將發展黨員作為鎮村兩級黨組織的重要政治任務,把抓源頭、重選育作為從嚴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關鍵起始點。創新建立“三審三查”工作機制,為黨員發展筑牢政治防線。在入黨申請人層面,嚴格實行“思想審查+背景篩查”,構建起支部書記初審、組織委員復審、黨委終審的三級審查體系,層層把關,深入了解申請人的思想動態和政治覺悟,確保其政治立場堅定。對于入黨積極分子,開展“政治體檢+動態考察”,由黨建辦統籌協調,紀委全程監督,聯動公安等部門,形成嚴密的政審體系,堅決杜絕“帶病入黨”情況發生,明確規定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符合黨員條件者一律不得發展入黨,切實提升黨員發展質量。此外,組織鎮村干部開展100余人次入戶走訪,圍繞入黨動機、群眾基礎、現實表現等核心要素進行重點考察,全面篩查,確保新發展黨員政治過硬、信仰堅定,扎緊政治標準的“籬笆墻”。
嚴把“質量儲備關” 優化隊伍結構
實施“紅色育苗”工程,聚焦優化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與學歷結構,精心建立黨員發展后備人員臺賬。在發展對象的選拔上,著重向35周歲及以下青年傾斜,并將學歷層次定位在大專及以上,為黨員隊伍注入更多年輕活力與專業人才。創新推行“主動尋苗+定向培苗”工作機制,變“坐等申請”為“主動發掘”,利用春節、國慶等重要節點,組建黨員干部“尋苗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開展“敲門行動”,從返鄉創業青年、致富帶頭人、技術骨干等群體中挖掘優秀苗子。建立“一對一”結對培養機制,通過理論培訓、實踐鍛煉、定期考評等方式,實施全周期跟蹤培養。自2024年以來,曹老集鎮持續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新發展35歲以下黨員9名;大專以上學歷黨員占比提升至28%,實現年齡、學歷結構“雙優化”。
嚴把“責任監督關” 守牢發展底線
構建覆蓋黨員發展全流程的“三全監督”體系,以制度剛性確保發展質量。實施“一人一檔、一事一記”全鏈條紀實管理,運用信息化手段對發展黨員5個階段25個關鍵環節進行電子留痕,實現發展過程可追溯、可倒查。聯合紀委、公安、信訪等部門建立“四必核”聯審機制,對發展對象的政治表現、違法記錄、社會關系、群眾評價開展交叉核驗,讓“問題苗子”無處遁形。嚴格落實發展黨員“終身負責制”,將責任細化分解到培養聯系人、考察人、審批人等各個環節,對把關不嚴、違規操作等問題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直接責任人責任,又倒查領導責任。2024年以來,通過嚴格規范的發展程序,曹老集鎮已有13名政治素質高、發展潛力好的同志成為黨組織發展對象,為基層黨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王麗麗 高冰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