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急轉,警笛呼嘯,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的大門,日夜上演著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角力的“生死時速”。在這里,邵傳利的身影已經穿梭了三十余年。從青澀的醫學生到經驗豐富的科主任、黨支部書記,再到如今榮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始終像一枚定海神針,矗立在守護生命的最前沿。
源起病榻 三十載初心如磐
“小時候體弱多病,是醫院的????!鄙蹅骼膹尼t選擇,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深深烙印著童年的特殊記憶。他清晰記得,大概10歲那年重病昏迷醒來后,病榻前醫生溫暖的鼓勵驅散了他內心的恐懼。“當時就覺得,穿白大褂的人特別好,能解除痛苦,帶來希望。”這顆質樸的種子生根發芽,指引他將醫學作為第一志愿,并將這家曾給予他慰藉的醫院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三十余載光陰流轉,從立志從醫的少年到經驗豐富的科室帶頭人,改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那分源于親歷、感同身受的初心——“把病人當作親人對待”,這分信念已融入他每一次的診療與堅守。
危急時刻 挺身擔當挽狂瀾
急診科是醫院的“前哨站”,更是直面風險、迎戰危機的最前沿。邵傳利的職業生涯,幾乎與一次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考驗緊密相連。從非典、禽流感、甲流,到新冠疫情,他從未缺席,始終沖鋒在前。“急救就是和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和死神賽跑,驚心動魄?!边@是他工作的常態,更是他內心的自覺。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這場大考中,邵傳利的身影尤為醒目。2020年初,他憑借經驗迅速組建防線,主動擔任發熱門診組長,連續一個多月不下火線,為醫院筑牢“第一道關口”。幾乎整天“泡”在搶救室,近一個月未能歸家……他以驚人的意志力和共產黨員的擔當,帶領團隊扛過了最艱難的時刻。
這分臨危不懼、力挽狂瀾的勇氣,也體現在每一次驚心動魄的搶救中——無論是成功救治心跳停止3小時的患者創造奇跡,還是為突發心梗的男子贏得生機挽救家庭,都彰顯了他作為“生命守門人”的果敢與力量。
仁心仁術 技暖并重薪火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鄙蹅骼钪康尼t術是挽救生命的基礎。他勤勉鉆研,帶領科室成為市級臨床重點??疲瑐€人也成為省市急診醫學領域的骨干。然而,在他心中,醫學從來不只有冰冷的技術,更有溫暖的人文關懷。
他始終認為,比起榮譽,患者及家屬的感受更為重要。無論是疫情防控期間患者子女在網上留下的“醫德仁心”贊譽,還是百歲老人轉危為安后家屬的真摯感謝,都映照出他那分“為患者謀健康、為百姓解難題”的質樸情懷。
作為黨支部書記,他打造“黨建引領、急救提速”品牌,組織黨員義診,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到基層;面對年輕醫生,他傾囊相授,強調“醫者仁心、業務能力、責任奉獻、團隊協作”……他以身作則,將技術與溫度、責任與傳承融為一體。
“只要患者需要,我都會第一時間出現。”這句邵傳利常掛在嘴邊的話,平實得就像他三十多年來的每一個工作日。如今,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的他,依舊步履匆匆地穿梭在急診科的病床與搶救室之間。對他而言,榮譽是鼓勵,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守護生命,這條路他走了三十多年,還將堅定地走下去。
(王立春 王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