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提升社區老年人生活品質,蚌埠市蚌山區龍湖新村街道金濱社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打造“家門口”老年助餐服務體系。自老年食堂投入運營以來,積極服務社區老年群體,以“舌尖上的幸?!蓖衅疠爡^老年人的“銀發時光”。
多元協同運營,構建15分鐘助餐圈
社區老年食堂采用“政府補貼+個人承擔”的運營模式,通過多方聯動破解服務難題。一方面,爭取了專項補貼,為7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每餐2—3元的就餐優惠;另一方面,食堂還引入專業餐飲企業負責食材采購與烹飪,確保餐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在服務覆蓋上,食堂選址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旁,配備無障礙設施與適老化座椅。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組建由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組成的“銀齡送餐隊”,提供“一對一”上門服務,實現“助餐服務零距離”。
精準定制服務,守護舌尖上的健康
食堂聚焦老年人飲食需求,推出“三低一高”(低鹽、低糖、低脂、高蛋白)營養套餐,每日提供4-5種菜品,每日更新食譜,兼顧地域口味與季節變化。例如,冬季推出蘿卜羊肉湯、山藥燉排骨等暖身菜品,夏季供應綠豆湯、涼拌時蔬等消暑餐食。街道和社區定期開展全面細致的安全生產檢查行動,從后廚衛生到設備安全,從食材儲存到烹飪規范,不放過任何隱患,為老年群體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線”,讓每一頓飯菜都吃得安心、放心、舒心。
延伸服務鏈條,打造銀發生活新場景
社區以老年食堂為載體,創新“助餐+”服務模式,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結合傳統節日,舉辦“端午粽飄香”“中秋團圓宴”等主題活動,組織老年人包粽子、做月餅,增強社區歸屬感。此外,設立“老年活動角”,配備棋牌、圖書、健身器材,吸引老年人飯后駐足交流。
老年食堂的貼心服務贏得了居民的廣泛贊譽。前來就餐的社區老年人表示:“以前做飯要跑菜市場,現在食堂就在樓下,飯菜合口味,還有人陪聊天,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下一步龍湖新村街道持續優化服務,計劃增設更多適合老年人的服務項目,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與幸福感。(馮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