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天橋街道積極探索,創新舉措,全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堅持黨建引領,筑牢基層治理根基。街道黨工委主要領導掛帥,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兼任綜治中心主任,通過專題研究、現場辦公、專項督導等方式破解建設難題,確保建設工作有序推進。街道黨工委統籌現有辦公場所進行改造升級,實現街道司法所、信訪辦、應急辦聯合辦公等部門資源集約化配置,推動各部門依法履職、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大黨委”作用,利用街道淮河路商圈黨建聯合體成員單位和街道商會會員單位、在職黨員“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深入社區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法治宣傳等工作。
凝聚基層治理合力,提升矛盾化解效能。整合公檢司法等多部門力量,通過常駐、輪駐、點單預約等方式,實現在綜治中心聯合辦公。設立綜合調解室、心理咨詢室等功能區域,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調解服務。將轄區劃分為23個基礎網格,落實網格“三六六”巡訪機制,以網格員為主,結合“一組一會”成員、黨員志愿者等資源力量,開展“每日巡、經常訪、及時記、隨手做、實時報”活動,打造“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點”“社區物業聯合接待日”“一組一會”居民議事群等線上線下協商議事平臺。通過搭建多部門聯合辦公平臺,統籌調度本級綜治、信訪、司法、公安等行業部門,深化品牌調解效用,打造“陳西敏調解工作室”,強化專業化隊伍保障。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加強與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隊合作,通過吸納“五老人員”、公益律師、社區熱心人士擔任調解員,協助處理復雜矛盾糾紛、開展治安巡邏、關愛弱勢群體等活動。
科技賦能提質增效,打造綜合治理平臺。依托綜治信息化管理平臺,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特殊人員、各類隱患事件的采集、錄入、管理服務提供強有力保障,助力提升街道社會治理信息化、現代化水平,為維護轄區社會穩定提供全面精準的數據支撐。深化“互聯網+”社區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整合“雪亮工程”“珠城物業”“數字城管”等線上資源,建設“指尖上的辦事大廳”,實現將基層黨建、社區治理、公共服務等職能的有效整合,提升了基層“智治”水平。(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