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蚌埠,“玻璃”正改變著世界。
這里自主研發生產的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厚度不到一張A4紙的三分之一,連續彎折百萬次也不會破損斷裂,能夠廣泛應用于穿戴設備和柔性屏幕;銅銦鎵硒玻璃可以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適用于建筑外立墻面;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浮法電子玻璃,被用于高精度電子設備制造;全國最大8.5代浮法TFT-LCD玻璃基板,是制造大型液晶顯示屏的不二選擇;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開創了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中國制造”的新紀元……
小小玻璃,上天入地,已經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材料。當前,蚌埠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成功將玻璃產業從傳統制造領域轉型為高科技領域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玻璃新材料在信息顯示、新能源、半導體、生物醫療和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領域的應用,奮力打造“中國玻璃谷”。
蚌埠玻璃的華麗轉型,離不開這座老工業基地城市的創新基因。作為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一極,蚌埠科教資源豐富、創新主體活躍、大院大所集聚,擁有10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200多個省級研發平臺,科技創新能力始終走在全省前列。
特別是在玻璃新材料產業領域,蚌埠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這一玻璃新材料原創技術策源地,打造了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玻璃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眾多高層次專業化平臺,研發生產了眾多“中國首創、世界領先”的玻璃新材料原創性成果,目前在國際上玻璃市場的占有率達到65%以上,國內高端玻璃市場的占有率達到90%以上,成為國內唯一能生產顯示產業所需全部玻璃品種的城市。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重要源頭,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的載體。多年來,我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持續強化政策、資金、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推動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在蚌埠落地。
在國家玻璃重點實驗室附近,蚌埠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開足馬力、加快生產。這里生產的8.6代OLED玻璃基板是國際顯示領域科技競爭的前沿和熱點,更是我國光電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材料需求。自從去年底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產品成功下線后,企業持續進行工藝改進和技術創新,目前良率成功提升了20%以上,尺寸、應力等關鍵性能指標均處于國際領先?!拔覀円环矫姘堰@種研究做好,另一方面一定要把研究成果落地,謀篇布局在世界上的領跑?!敝袊こ淘涸菏俊⒅袊ú募瘓F首席科學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院長彭壽表示。
在龍頭帶動下,玻璃新材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斷在蚌埠集聚,“中國玻璃谷”應運而生。玻璃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已經成為蚌埠的重要支柱產業,為這座工業老城注入了新的動能與活力。
就在去年8.6代OLED玻璃基板產品成功下線的前一天,12月28日,安徽省自主生產的首片高端汽車玻璃在高新區安徽武耀汽車玻璃有限公司成功下線,結束了安徽作為汽車大省卻無汽車玻璃生產的歷史。據了解,這一項目一期的前擋風玻璃生產線、角窗生產線、后擋風玻璃等生產線今年能夠全部到位,屆時可形成新能源汽車全套玻璃生產能力。
轉型之路越走越寬,產業集群日益壯大。當前,我市正按照“一個科研院所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個駐蚌高校共建一個產業園區、每個企業擁有一個核心技術支撐”的發展思路,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個千億級的硅基新材料全產業鏈產業體系正在加速推進,“中國玻璃谷”這一集科技研發、生產制造、人才引培于一體的玻璃新材料產業基地正煥發著無限生機,為蚌埠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顧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