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蚌埠市文化館與蚌埠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聯合啟動的“非遺進校園——衛調花鼓戲‘名師帶徒’工程”正式開課。省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董瑞玲走進校園,以“身教+言傳”的方式,帶領青年學子近距離感受傳統戲曲的獨特魅力,開啟非遺活態傳承新篇章。
作為淮河文化的重要載體,衛調花鼓戲以其婉轉的唱腔、靈動的身段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次“名師帶徒”工程以系統性傳習為目標,通過常態化課程教學、實踐訓練與展演結合,推動傳統戲曲扎根校園,培育新生代傳承力量。
課堂上,先后為學生們詳細介紹了衛調花鼓戲的發展現狀及“名師帶徒”工程的實施目標與規劃,董瑞玲老師從衛調花鼓戲的歷史脈絡講起,逐步拆解戲曲的唱腔技法、身段要領及舞臺隊形設計。首堂課程以“體驗”為核心,董老師親身示范經典片段,從執鼓手勢到步伐韻律,從聲韻把控到角色情緒表達,帶領學生逐項練習。學生們輕移蓮步、跟隨節奏,在“一板一眼”中體悟戲曲的程式之美,課堂氛圍熱烈。
“非遺進校園”是蚌埠市文化館推動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重要舉措。此次“名師帶徒”工程突破傳統展演模式,通過“師徒結對、口傳心授”的方式,將非遺技藝轉化為可學、可練、可展示的實踐課程。未來,項目計劃通過定期授課、創作指導、舞臺展演等形式,激發青年學子對非遺的興趣與熱愛,為衛調花鼓戲注入時代活力。
本次課程的圓滿舉辦,標志著衛調花鼓戲傳承邁入“青春賽道”。蚌埠市文化館將持續深化校館合作,搭建傳統藝術與青年群體的對話平臺,讓非遺在校園沃土中生根發芽,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