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既是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也是弘揚文明新風的重要契機。近日,蚌埠市淮上區上河時代社區以“綠色清明寄哀思”為主題,通過“宣傳引導+志愿勸導+源頭治理”的創新模式,開展系列文明祭祀活動,推動移風易俗落地生根,讓清明更添“清新”與“溫情”。
文明宣傳進萬家,低碳祭祀成風尚。4月1日,上河時代社區以“ 綠色清明寄哀思 文明祭祀樹新風”為主題,在小區內開展清明節文明祭祀宣傳活動,通過設立宣傳展臺、發放倡議書、懸掛橫幅等形式,倡導居民以鮮花祭祀、書寫祈??ǖ拳h保方式寄托哀思。社區工作人員重點向老年群體講解傳統焚香燒紙的安全隱患,物業同步在小區加強節日期間安全巡查?;顒永塾嫲l放宣傳單頁200余份,以溫情宣教引導居民轉變傳統祭掃觀念,營造文明、綠色、安全的清明節日氛圍。
志愿勸導守平安,溫情服務解難題。針對夜間路口燒紙陋習,社區組建20人的“文明勸導志愿隊”。每晚6點至10點,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手持滅火器,駐守在人流密集的3個路口?!鞍⒁?,路邊燒紙不安全”志愿者小劉耐心勸導,并遞上倡議書。面對部分居民的抵觸情緒,志愿者們以“理解先行、柔性溝通”化解矛盾,累計勸導不文明行為40余次。
商鋪聯動抓源頭,多元供給倡新風。文明祭祀需從源頭減量。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100余家商鋪展開宣傳,推動“供給側改革”。4家雜貨店主動暫停銷售易燃祭祀品;2家花店推出“思親花籃”“清明菊束”等定制服務,銷量同比增長50%。“沒想到環保祭祀也能有商機!”花店店主華女士笑道。
從“煙火繚繞”到“花香縈繞”,文明祭祀不是“一陣風”,而是要成為“四季雨”。上河時代社區以有溫度、有力度的實踐,探索出傳統節日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之道。這個清明,文明新風與綠色情懷共同繪就了最動人的春天畫卷。(田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