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眾人紛紛踏上返鄉祭掃之路,但思念從不局限于碑前。近年來,隨著綠色環保理念的普及,生態安葬逐漸被更多家庭接受。記者了解到,目前蚌埠市平山公墓已通過生態葬的方式安葬了207位逝者。今年清明期間,公墓進一步推廣樹葬、花壇葬、壁葬等節地生態葬,倡導文明、綠色的殯葬新風尚。
春風輕拂、草木低吟,在平山公墓的生態安葬區,一塊紀念碑靜靜矗立在碧草間。在這片被春天吻過的土地上,生命以最本真的形態完成輪回。
在2025年春季生態禮葬現場,逝者的骨灰被分別裝入可降解骨灰壇,家屬們在追思卡上寫下心底最想對親人訴說的話語,敬獻鮮花,讓這份思念與敬意永遠陪伴在他們身旁。家屬們在禮儀師的引導下,將骨灰壇送往集中生態安葬區,工作人員將骨灰壇放入葬穴,覆以五色土壤與芬芳花瓣,讓逝者在自然中安息。
市民單女士的叔叔最近過世,家人經過商議,最終選擇了生態安葬。
“叔叔生前喜歡大自然,覺得傳統墓地太壓抑,最終我們為他選擇了生態葬?!眴闻空f,以后每次再來祭拜叔叔,只要看到草木生長,就能感覺生命在以另一種方式延續,家人們心里都會感到安慰。
在蒼松翠柏間、在重茵疊翠處……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生態葬、樹葬、壁葬等多種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引導群眾用更開放的心態看待“身后事”,讓生命之美在綠水青山間延續。
平山公墓管理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選擇生態安葬的市民逐年增多,尤其是樹葬、壁葬和花壇葬,因其環保、節地、美觀等特點,關注度越來越高。
“生態安葬不僅節約土地資源,更傳承了尊重生命、熱愛自然的價值觀。壁葬采用立體安放方式,占地面積小,但同樣莊重肅穆;花壇葬讓骨灰與鮮花綠植融為一體,象征生命回歸自然。以樹為碑,花鳥為伴,綠草環繞,這是樹葬。我們推出一批節地葬安葬墓穴,是探索殯葬改革的生態路徑,也是為了滿足市民超然的生死觀,和追求綠色、文明新風尚的需求?!惫构芾硭撠熑吮硎?,近期,公墓推出了500多個節地葬墓穴。不論是生態葬還是節地葬,都比普通墓穴的價格便宜很多,而且綠色、環保,為了鼓勵更多家庭選擇這些方式,公墓還配套推出了很多政策,如減免部分費用、提供紀念儀式等。
該負責人還透露,未來公墓將進一步完善生態葬區的配套設施,優化綠化環境,并探索更多新型生態安葬方式,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陳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