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龍子湖區東升街道以“家文化”為核心,扎實推進“鄰里守望”重點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創新機制、融合多元力量、強化制度建設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打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共建共治的社區環境。
筑“家”有方,共享空間共議難題
街道以“家文化”為紐帶,打造“鄰里會客廳”“鄰里共享花園”等系列溫馨場所,讓鄰里之間能夠在家門口共同商議解決社區問題。曙光社區開放式服務中心拆除行政柜臺,設置共享茶水吧、讀書角,日均接待百余人次;施家洼社區“六棵樹涼亭”全年調解糾紛60余件,實現“小事不出亭,大事不出院”。通過鄰里共享空間,累計解決充電樁安裝、適老化改造等民生問題238件,居民在花香滿徑的共享花園里議事,在茶香氤氳的說事亭中懇談,在“家”里共同商議解決社區問題,實現了從“陌生人社會”到“熟人社會”的轉變。
聚“家”有為,多元力量共治共享
凝聚多方力量融入基層治理,積極關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8個社區設立“淮畔新港灣”,為快遞小哥提供歇腳充電、技能培訓等服務,引導新就業群體擔任“流動網格員”,及時將發現的街區秩序、安全隱患、矛盾糾紛、公共環境等問題線索拍照上傳至騎手“流動網格員”微信群內。吸納社會組織參與鄰里守望項目,組建“1+2+N”志愿聯盟,通過專業力量為居民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培育“淮濱小幫”“幸福來敲門”“徽姑娘志愿服務隊”等多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伍。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來,形成了“一片地、一家人、一件事、一起干”的良好氛圍,成為社區治理最美和聲。
強“家”有制,鼓勵自治長效共治
注重培養居民的自治意識和能力,建立居民自治組織,通過舉辦自治講座、開展自治培訓等方式,引導居民了解自治、參與自治。充分發揮培育優秀治理品牌在居民自治中的作用,聯動公益商圈通過“繽紛益動”小程序兌換積分,解決社區治理難題。越來越多的居民切實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力量,積極參與到社區事務中來,逐漸形成從“冷眼旁觀”到“爭當主角”、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治理”的生動局面,提升志愿服務的效能。
下一步,東升街道將繼續秉承“鄰里守望”的精神,始終以“家文化”浸潤治理,用“鄰里情”凝聚共識,持續深化“空間共享、多元參與、協同共治”模式,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動社區治理再上新臺階。(張云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