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國各地中小學“課間15分鐘”改革正在有序推進。
“叮鈴鈴——”3月4日下午,蚌埠市晨光小學里,下課鈴聲響起。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堂課間休息時間不再是10分鐘,而是延長到了15分鐘。
“以前課間10分鐘,上個廁所、接個水,時間就很緊張了?!蔽迥昙墝W生朱一名告訴記者,“現在多了5分鐘,我們可以去走廊踢踢毽子,下節課也更有精神了。”
蚌埠市晨光小學里,學生課間的自由活動。
朱同學的感受,正是蚌埠市不少中小學生課間時間調整的一個縮影。5分鐘“微改革”帶來了什么?蚌埠市進行了哪些探索實踐?如何走深走實?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蚌埠市多所中小學和教育部門,并進行深入采訪。
“15分鐘”里的“新變化” 校園煥發新活力
在蚌埠六中的操場上、花壇邊、走廊下……一根根跳繩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學生們正在進行跳繩活動。
“課間時間充裕了,而且我們還有好幾個大課間,可以到操場上跳跳繩、玩一會,曬曬太陽?!卑霾毫衅吣昙墝W生劉銀茱說。
“孩子們走出教室,在陽光下出出汗,明顯感覺他們更有活力?!辈毯剖前霾毫衅吣昙墸?2)班的班主任。學生們的點滴變化,他都看在眼里。
“更活潑了!他們眼里有光,開懷大笑?!辈毯普f,實踐證明,在課間活動得越充分,課堂上思維越活躍、注意力越集中、學習效率越高。
“充裕的課間,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供了時間保障?!卑霾毫薪虅仗庁撠熑笋R子君說,2024年以來,蚌埠市中小學體育“三個一”工程的實施,今年課間時間的微調整,不僅讓學生們有了更多活動的時間,更讓他們感受到了校園生活的美好。
師生課間打籃球。
走進晨光小學,下課后,學生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有的在乒乓球臺前揮拍,有的在踢毽子,還有的干脆坐在草坪上,仰頭看著藍天白云,發發呆。
“我們鼓勵學生在天氣好的情況下,走出教室活動活動,哪怕是看看白云,發發呆,這樣的松弛感,不也很好嘛。”晨光小學副校長高秀麗笑著說,“學生需要自由,需要放松,需要與自然親近。這15分鐘,不僅是活動的時間,更是他們釋放天性的時間。”
小課間,大教育。
“小小的15分鐘,承載著許多功能,關系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卑霾菏形逃の瘯?、市教育局局長劉善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5分鐘,不僅僅是時間的延長,更是一種育人理念的轉變。讓孩子們有更充分的時間走出教室,呼吸新鮮空氣,放松身心,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育人導向。
“15分鐘”如何落地 讓學生走出教室動起來
蚌埠市朝陽路第一小學的操場上,幾個低年級的學生正在玩“跳房子”游戲,單腳跳、雙腳跳,玩得不亦樂乎。旁邊還有一群學生在玩“老鷹捉小雞”游戲,歡笑聲回蕩在校園里。
“我們新增了一些游戲設施,老師和工作人員自己動手,買來材料,畫了地面游戲,比如跳房子、迷宮等。”朝陽路第一小學專職副書記李菡露說,“這些游戲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間活動,還讓他們在游戲中鍛煉了身體,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守規則意識?!?/p>
蚌埠市朝陽路第一小學里,孩子們課間做游戲。
課間活動的用心、創新探索,學生們大開腦洞、參與設計,在蚌埠市越來越多的學校中進行。
“為了讓學生們動起來,學校也是絞盡腦汁。”蚌埠市龍子湖實驗學校教務處主任劉麗說,開學后,學校在操場、走廊等開闊地,鋪設了跳房子、成語接龍、二十四節氣等互動地貼,還把閑置角落改造成“解壓充電寶”,擺上沙包、魔方、鐵環這些懷舊玩具。
“上周,有個學生提出的‘影子迷宮’游戲,現在成了校園新時尚。我們主張,課間應是孩子們自主成長的沃土,把‘圈養式管理’變成了‘散養式培育’?!眲Ⅺ惛嬖V記者,通過成立“課間活動創意社”,讓學生自己設計游戲方案。學校還推出“經典游戲創新工程”,體育教師帶領學生改編80后游戲,如融入口訣的數學皮筋舞、結合單詞的英語沙包賽。四年級自創的“新玩法”,這種成就感正是我們期待的成長禮物。
“教育的未來美好圖景,就蘊藏在這些躍動的十五分鐘里?!眲Ⅺ愓f,當看到孩子們在自由活動中自然形成的互助小組、自發組織的創意比拼,這比任何說教都更生動。下一步,還籌劃推出“集團校際游戲交換生”計劃,并建議集團各校努力開發更多可利用的空間。
小課間,大情懷。
在劉善訓看來,課間與課堂、休息與學習,是有機的整體,讓孩子休息好、玩好是教育的重要一環。他希望通過這15分鐘,讓學生走出教室,玩起來、動起來,讓“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在校園里真正落地生根,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15分鐘”里的“新挑戰” 如何用好“多出來的5分鐘”
課間時間的延長,不僅讓學生們受益,也引發了家長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我覺得這個舉措特別好!”學生家長章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孩子每天早上上學前,都要帶乒乓球拍,學校里的乒乓球臺很搶手。”
“我家孩子班級在5樓,上個廁所,再上下爬樓,時間緊,孩子可能就不愿意去操場玩,希望學校能解決這樣的現實困難?!薄罢n間延長是好事,會不會影響孩子吃飯時間?”隨機采訪中,不少家長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課間時間延長,也給學校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課間時間,避免出現安全隱患,是學校面臨的新課題。
對此,蚌埠市不少中小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實踐。
在蚌埠市龍子湖實驗學校教室的走廊里,幾臺桌式足球吸引了眾多學生。他們兩人一組,操控著桌上的小人,踢得不亦樂乎,走廊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學生們課間在走廊玩桌式足球。
在晨光小學,校園里設置了體育器材擺放點,還在前院長廊擺放了折紙材料和棋類,下課后,學生們可以自由玩耍。“操場上,老師們隨身攜帶口哨,給班主任和體育老師配置了急救物品,做好安全保障。”高秀麗說。
蚌埠六中在校學生有兩千多人,為了更好地保障學生的活動時間,近年來,學校開展了“錯峰大課間”活動,每天,上午有兩個大課間,下午也有一個,時長都在20分鐘左右。
另外,為了解決場地有限的問題,蚌埠六中將花壇之間大一點的空地、走廊等也利用起來。開展課間活動時,校領導會走出辦公室、關注學生課間情況,德育處、教務處等老師會到指定點位進行保障,體育老師也會做好各項運動的專業指導。
“像重視課堂一樣重視課間。學生每天在校的課間活動時間,累計達到145分鐘。”蚌埠六中副校長王利群說,學校對學生在校作息時間進行微調整,確?!叭蛔儭痹瓌t,即學生在??倳r長不變、每門課程總課時量不變、午餐用餐時長不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收集碎片時間,通過優化課時銜接、優化活動內容等,讓課間時間真正成為學生放松身心、快樂成長的“黃金時間”,讓學生在校一日學習生活更加張弛有度。
王利群告訴記者,除了走廊,學校也在考慮能否利用平臺、樓頂等“金邊銀角”,打造更多運動空間,讓校園隨處都可駐足,讓課間活動更好地開展。
隨著“健康第一”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學校、家長把呵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從實施體育“三個一”工程,到采取多種措施保障學生課間活動,背后都是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回歸。
劉善訓說,課間活動是賦能性課程,要因校、因時、因地而異,可創造性地安排場地、時間和項目,教室內、走廊內、樓宇內等就近挖潛,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讓學生進行放松休息、有益社交及適量活動,為后續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身心準備,讓一日校園生活變得張弛有度。(周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