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蚌埠網訊 6月1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22年蚌埠市生態環境質量狀況。2022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PM2.5、PM1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完成省約束性指標任務,其中PM2.5實現連續6年下降。12個國控斷面優良率達到考核要求,納入考核的7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合格率100%,并持續穩定在Ⅲ類水質標準。土壤環境總體良好,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環境要素保障。
藍天保衛戰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項重點工作。近年來,我市致力于提升大氣環境質量、增強群眾的藍天幸福感,采取了一系列務實舉措。去年,依托大氣“網格化”管理機制,精準發現和交辦問題1948件,完成130家企業VOCS“一廠一策”整治,安裝車載尾氣自動診斷系統2130套,督促5家企業窯爐煙氣治理提升改造,舉全系統之力督導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全市空氣質量改善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PM2.5年均濃度37微克/立方米,較2021年下降0.5%;PM10年均濃度65.9微克/立方米,較2021年下降2.9%;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78.9%,無重污染天數,完成目標任務。
蚌埠是淮河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水系比較發達。目前,全市水環境狀況總體穩定,特別是7個國考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作為市民的“水缸”,水質持續穩定在Ⅲ類水質標準,達標率100%。聲環境質量方面,全市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3.2分貝,質量等級為二級。依據評價規定,2022年度城市區域環境噪聲評價為較好。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7分貝,同比下降2.7分貝,質量等級為一級,同比有所好轉。依據評價規定,2022年度道路交通噪聲評價為好。
6月5日“世界環境日”即將到來,我市將圍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下一步,我市將聚焦空氣環境質量改善,著力強化PM2.5和臭氧協同管控,在大氣污染源頭治理上下功夫。聚焦“工業源”管控,持續開展臭氧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推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升級和35蒸噸以上在用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加強火電、玻璃、磚瓦等行業深度治理。聚焦“移動源”管控,深入開展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實施輕型車和重型車國六B排放標準,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老舊營運車輛,實施船舶第二階段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聚焦“生活源”管控,持續加大秸稈禁燒力度,進一步夯實網格化管理體系和責任,積極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努力實現全年全域“零火點”目標。落實餐飲油煙治理長效機制,協同加強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管理。聚焦“揚塵源”管控,對存在問題的施工工地、拆遷工地、物料堆場、停車場等重點區域,建立問題清單,納入“清單+閉環”管理,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對賬銷號。
為改善水環境質量,我市將實行“一段一策”、精準治污,積極推動實施主城區淮河河道生態修復工程、淮豐涵附屬生態補水工程、天河湖平原水庫(一期)工程清淤擴容及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沱湖清淤疏浚及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以工程化的舉措推動水環境長治久清。
融媒體記者 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