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遠縣龍亢鎮龍亢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月10號都上演著這樣的場景: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手持推剪穿梭忙碌,不足10平方米的便民理發點內,老人們按序而坐,邊等待理發邊聽著村干部介紹近期惠民政策。
這個由龍亢村黨總支領辦的志愿服務項目,不僅解決了龍亢村300余名高齡老人和困難群眾“理發難”,更探索出一條“黨建+文明實踐”的鄉村治理新路徑。
黨建引領,小切口破解民生難題。2024年8月,龍亢村網格員走訪發現,全村70歲以上的老人中,近50%的老人因行動不便或經濟困難許久未在理發店理發。黨總支迅速討論謀劃,并將“便民理發”事項列入民生實事清單,依托龍亢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服務陣地。
“要讓志愿服務更加精準有力,群眾的困難就是我們關注的方向?!饼埧捍妩h總支書記邵建軍表示,愛心理發不僅定點開展,還為行動不便的困難群眾提供上門服務,真正實現便民利民。
創新機制,“三定三有”保障常態長效。為了讓這一便民服務舉措更貼近群眾實際,龍亢村創新推行便民理發點“三定三有”工作機制。具體來說,“三定”就是定時服務、定人管理、定點延伸。邵建軍介紹說:“我們固定每月10號上午開放理發店,面向全村高齡老人及困難群眾開展服務;同時,建立特殊群體檔案,實行分區域、分類別預約制管理,減少大家的等待時間;此外,在村委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室開展定點服務,并根據需要延伸至群眾家中?!薄叭小奔从薪y一的志愿服務服裝、理發服務流程和工具包;有積分兌換機制,納入龍亢村積分制兌換與激勵體系;有反饋機制,建立服務記錄表,定期回訪,收集群眾意見。
多元聯動,小支點撬出N重效益。借助愛心理發的契機,龍亢村還實現了鄉村治理的多重效益。該村將理發等待區打造成“學習角”,借助村民排隊的碎片化時間,向村民解讀宣傳養老保險繳納、抵制高價彩禮等政策;化身民情收集站,通過和前來理發的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生活中的難題,收集“金點子”;構建服務同心圓,借助愛心理發的契機,進一步聯動衛生院、農商行等單位為老年人開展健康義診、防詐宣傳等延伸服務。
“現在村里每月都有‘愛心理發日’,關愛老人成了龍亢村新風尚?!闭诿β档囊晃恢驹刚哒f。電動推刀的嗡鳴聲間,愛心發屋的歡聲笑語里,勾勒出龍亢鎮創新基層治理、服務百姓民生的新圖景。
作者:楊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