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網格化管理工作落實落細,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天橋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現代化“微網格+積分制”的治理模式,通過細化網格管理、量化積分標準、優化管理模式,讓基層治理可量化、有抓手,實現了基層治理的精細化、高效化和民主化,有效激活了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建好“微體系”,織密基層治理“責任網”。充分立足基層導向,以“多網合一”為契機,筑牢網格陣地,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把黨員融入網格中。探索建立“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員中心戶”三級網格服務架構,按照“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工作思路,不斷充實網格管理隊伍。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吸納物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無職黨員等多方力量,全面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進網格、入樓棟、入單元(戶)。將涉及人居環境整治、綜治維穩、文明創建等便民服務事項全部整合細化并入網格服務內容,實現一張網格“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以網格化管理推動聯系服務群眾精細化和精準化。
用好“微積分”,激發共享共治“內動力”。強化“五治融合”共治效能,打造“積分超市”,引導居民走入超市,以“積分兌換”為抓手,制定積分獲取細則,細化“積分超市”兌換規則,豐富超市兌換物品,不斷完善積分評定標準,做到積分兌換“明碼標價”。引入“紅黑榜”機制,將遵規守紀、團結友愛、熱心公益和支持配合工作等正面行為作為加分項,將道德失范、違規違紀違法等負面行為作為扣分項。通過“紅黑榜”公示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了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主體意識,充分運用積分結果,將居民積分多少與“最美家庭”、優秀共產黨員、“文明家庭”等評先評優結合起來,有效延伸了積分制管理觸角,讓“小積分”兌出基層治理“大成效”。
善用“微陣地”,實現服務群眾“零缺位”。在基層治理陣地上發力,不斷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質效。精簡服務窗口,實行“一窗受理、一窗通辦”,依托信訪超市、“一組一會”、物業聯合接待日等多個平臺,將“解紛”服務向群眾家門口和指尖延伸。打造“居民點單、網格跑腿、資源共享、協助辦理”服務品牌,最大限度發揮積分制超市作用,讓居民主動“入網入格”,最大程度地組織發動群眾自治力量。合理利用群眾力量“共化”矛盾“共解”問題,實現了治理資源的精準投放和高效利用,形成單位協同作戰、公眾共同參與解難題的大格局。 通訊員 馬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