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勝利街道勝利五村社區結合社區實際情況,探索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賦能的“五治融合”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升級社區特色黨建品牌“五心家園”志愿服務,因地制宜地推進各項治理措施協同發展,全面賦能基層治理,提升社區服務能力,煥發社區“心”魅力。
“志愿服務+暖心”,政治引領潤民心
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住宅小區為基本單元的8個小區黨支部為抓手,結合“雙好工程”黨員“活力工程”,持續延伸黨支部服務觸角,深化“五心家園”黨建品牌的暖心志愿服務隊,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多渠道及時發現問題,收集問題,掌握群眾需求,廣泛收集社區民意,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重點針對獨居老人、殘疾人士、特困居民等弱勢群體服務,并以開展走訪慰問、健康檢查、精神慰藉、心理疏導為主的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優化基層治理內動力,激發出黨建引領志愿服務新活力。
“一老一小+樂心”,德治教化暖民心
勝利五村社區不斷完善服務體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區黨支部等陣地,創新服務模式,整合轄區資源,通過將老年大學、家長學校、道德講堂等活動融入樂心家園活動,豐富“一老一小”精神文化生活。組建“樂心”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伍,結合群眾不同的文化、理論、政策需求,制定理論宣講、政策入戶、唱紅色講紅色故事、假期輔導等多種活動,充分發揮陣地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為群眾“零距離”“面對面”的答疑解惑,將惠民政策講好講深講透,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黨建聯盟+愛心”,自治強基順民心
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的方式,把“愛心家園”與區域化黨建相結合,挖掘聯盟各領域黨組織的優勢力量,調動在職黨員、無職黨員、志愿團隊等多方力量,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黨組織黨員“雙報到”等活動,持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每月定期開展協商議事會、物業接待日等活動,形成物業公司、在職黨員、志愿者、居民代表等力量在網格內聚攏、網格內議事、網格內化解,進一步激活黨員紅色細胞,助力社區治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共同推進社區共治共建。
“網格管理+安心”,法治保障安民心
凝聚黨建引領法治合力,將安心家園與網格管理相結合,開展“三六六”巡訪,實行“家庭事、鄰里事、小區事、社區事”四事分流,做到上下聯動、多元參與,組織社區民警、網格員、志愿者開展不定時巡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聯合勝利司法所、勝利派出所,蚌埠眾信公證處開展法律法規咨詢、法治宣傳等志愿活動,把法治思維融入黨員群眾生活。同時設立“民情信箱”,聽取群眾需求、建議,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全面助力提升社區基層治理水平,打造和諧社區。
“平臺搭建+貼心”,智治賦能聚民心
勝利五村社區將“互聯網+”理念有機融入社區治理,采用“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方式,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質感與幸福指數。線上通過“智慧蚌山、學習強國、監督一點通、微信網格群”等平臺技術助力、數據賦能。通過建立10個微信網格群發布反電詐宣傳、惠民政策、安全生產等相關知識,收集社區民意,方便居民隨時隨地提事、議事;用好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錄入黨務信息、新聞公示、財政撥付等數據近2000條,做到網上公開和數據共享?;钣谩爸腔郯錾綖槊穹掌脚_”發布志愿服務信息招募志愿者,圍繞數智黨建、社區服務等八大功能模塊,打造智能便捷、功能豐富、工作高效、涵蓋全面的數字化生態化智能平臺,提升社區數字化治理水平。線下通過“一站式服務大廳+全科社工服務”,開辟“貼心家園便民服務”綠色通道,將“全科社工”與“三六六”巡訪服務相結合,針對老年人、殘疾人以及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開展了服務大廳“我幫辦”和上門受理“我代辦”業務,上門幫辦代辦,讓群眾足不出戶完成辦事全流程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便民服務走進居民群眾家中。
通訊員 王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