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郝玉琳 文/圖
“每天凌晨被雞鳴吵醒,開窗就是臭味,誰能受得了?”提起9號樓一樓養雞擾民問題,居住山湖雅苑小區的業主劉軍至今仍感困擾。這個曾讓整棟樓居民頭疼的“定時鬧鐘”,在城管隊員進駐社區后迎來轉機。
“一樓的鄰居在門口的院子養雞,那些雞天天一大早就叫,吵得人沒法休息,而且雞糞什么的異味也很重,天氣暖和一點就臭烘烘的。”劉軍說,自己向物業和社區反映這個問題后,他們也來到現場對一樓住戶進行勸導,但沒有起到明顯效果。
城管人員等第一次上門了解情況。
僅靠自身力量收效甚微,小區所在的龍子湖區東風街道官塘社區就和居民們一起,引入城管執法力量,將城管隊員“請”進小區解難題。接到投訴當天,龍子湖區城管隊員就帶著執法記錄儀上門,通過數天“情、理、法”結合的溝通,最終促成一樓業主主動把雞進行宰殺處理,近30平方米的雞舍被徹底清理。
“小區本身環境優美,花草很多,以前因為一樓養雞的情況,造成整棟樓的小環境不好?,F在好了,推開窗就能聞到春天的氣息?!眲④娭钢鵁ㄈ灰恍碌耐ピ盒χf。
城管執法進社區是蚌埠城管部門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創新實踐,這項將城市管理服務延伸到居民家門口的舉措,正在逐步破解社區治理頑疾,通過制度創新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基層工作都是家長里短,千頭萬緒,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情況需要加強服務與管理。社區沒有執法權,在面對流動攤點、毀綠種菜、違規飼養動物等問題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惫偬辽鐓^黨支部書記王順利說,如今有了城管部門的支持,不僅補充了社區在日常管理中缺乏執法權限的不足,同時也增強了社區與行政執法部門的聯系溝通,提升了為民服務的質量。王順利介紹,城管執法進社區以來,社區違法建設、毀綠種菜、小廣告、亂堆亂放等居民們的“堵心事”“煩心事”,解決得更快了,發生得更少了,居民更滿意了。
城管服務延伸到居民“家門口”正在蚌埠各個社區深入推廣——據統計,蚌埠城管部門通過建立第一時間“發現、勸阻、報告、處置”問題的快速查處機制,2024年,共組織286名執法隊員進駐社區,實現城管執法進社區服務100%,共查處違法建設335處,查處毀綠種菜2330處,清理流動攤點4011處、亂堆亂放3177處、違規晾曬1523處、小廣告2879處,勸導公共區域不文明養犬行為658起。
當前,市城管局正在謀劃制定《關于深化城管進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進社區的工作內容——執法進社區、服務進社區、宣傳進社區,完善進社區機制,制訂重點管理事項清單和社區城管隊員崗位職責。同時,城管部門強化科技賦能,依托運管服平臺,打造進社區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并將進社區服務融入基層治理,完善社區居委會、物業、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協商議事機制,搭建城管與社區、物業的互動共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