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青年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提升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為突破口,以用活用好“積分制”管理,推行“掌上積分”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新模式,錨定“優服務、提質效”的目標,總結老舊小區物業管理“七步法”,旨在通過“掌上”積分走出一條“黨員帶動、群眾主動、物業聯動”的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新路徑。
智慧網格,重塑老舊小區治理模式。青年街道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群眾的“表情包”作為物業管理的“風向標”,努力提升轄區群眾的“幸福指數”,通過實施“積分+網格”管理模式,將居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養老、醫療、社保、水電等民生實事和要事細化納入為民服務的“責任網”,為居民提供幫辦、代辦和跟辦等多種服務。按照“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管理架構,將涉及人居環境整治、綜治維穩、文明創建等便民服務事項整合細化入網格服務內容,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治理網絡體系。
黨員先鋒,激活社區治理內生動力。青年街道充分發揮在職黨員優勢,通過在“純粹青年”微信公眾號里開設“智慧社區”專欄,對在職黨員進行實名制登記管理,構建了由社區發布“環境整治”“打更巡邏”“文明宣傳”等任務,黨員干部在“青年街道智慧平臺”領任務賺積分的基層社區治理新格局,實現政府、社會和居民良性互動,有效提升了基層社區治理效能。
物業改革,破解老舊小區服務短板。基層社區治理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把“聽民意、解民憂”落在為民造福的需求里,在如今的基層治理中,物業費收取難、物業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制約了老舊小區發展的腳步,成了社區治理的“絆腳石”,面對這一難題,青年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物業管理“七步走”工作法,在選強配齊業委會、壓實網格責任、加強宣傳引導、分類施策發力、整合資源聯動、弘揚社會誠信、依法訴訟維權七個方面有效融合積分制管理,提高了居民的滿意度,使物業費收取難有了突破口。
居民參與,共創美好生活治理格局。為進一步創新基層社區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街道以黨建為引領、以“積分制”為抓手,賦能社區基層治理,建立“以服務換積分,憑積分促服務”長效治理機制,讓“掌上積分”促進社會治理水平和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街道結合社區實際,從維護社會穩定、公共安全、社區活動、志愿服務、居民隨手拍等多個方面設置積分項目,將為民服務積分進行“量化”,居民可通過參與社區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拍攝小區不文明行為、參與小區議事協商等方式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兌換義診、理發、縫補等便民服務活動。自“積分制”實施以來,青年街道共計申報各類積分14萬分,兌換服務486次,消耗積分12.2萬分。
現在走進蚌山區青年街道老舊小區,可以看到重新規劃布局種植的綠植,新建的塑膠健身場地寬敞舒適,全新施劃的停車位上汽車有序停放……干凈整齊、宜居美觀的小區景象令人眼前一亮。
通訊員 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