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竹”以其虛心自持、柔中有剛、高風亮節的品質,備受國人喜愛。秦集鎮文竹苑社區依托轄區青少年數量優勢,深入挖掘“竹”文化內涵,精心打造“竹潤童心”青少年服務品牌。積極探索以“竹”之精神化人、以“竹”之品格育人的實踐路徑,圍繞潤德、潤智、潤身、潤心“四潤”工作法,促進轄區青少年全面、個性化發展,培育德智兩全、身心齊健的“新竹少年”。
以思政潤德,助力“新竹少年”向下扎根
“種樹須培根,育人先鑄魂”。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思政課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社區思政小講堂,邀請張公山第一小學教師馮艷,向孩子們講述“民族脊梁”的故事;國防小課堂,以現役軍人韋文栩的視角,向孩子們展示了強大的國防力量;紅色觀影活動,以先輩的英勇事跡,向孩子們傳遞了保家衛國的思想。一次次觸及心靈的對話,讓“愛國、為民、崇德”內化為孩子們的思想自覺。
以科普潤智,助力“新竹少年”向上破土
科學筑夢,啟智增慧。為厚植轄區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激發他們對科學知識的熱愛與探索欲,社區精心打造了科普角,購置了懸浮地球儀、牛頓擺球等充滿趣味與教育意義的科普器材。同時,社區還定期開設科學小課堂,組織青少年通過科學實驗、創意繪畫、戶外研學、科普閱讀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親身體驗科學的魅力,不斷提升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愛科學、愛鉆研的種子。
以運動潤身,助力“新竹少年”持續拔節
“少年強,則國強”,讓孩子們的體魄強起來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社區在豐富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時刻關注兒童的身體素質。多次舉辦兒童趣味運動會,運動場上,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投入到體力大挑戰、耐力大比拼中。每當“老鷹捉小雞”“狼來了”等充滿童趣的指令聲響起,他們便充分展現出機智與敏捷,憑借矯健身姿和迅猛速度,在一場場游戲里斬獲勝利,綻放出青春活力。
以文化潤心,助力“新竹少年”蔚然成林
以文化人,潤德于心。在五千多年文明歷史進程中孕育而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認同、拓展其文化視野的最佳資源。社區在寒假公益托管班開設了朗誦班,邀請五老志愿者時燕老師來給孩子們授課,當孩子們用稚嫩而自豪的聲調誦讀著《中華頌》《弟子規》時,那一刻他們仿佛看到了自己長大后的樣子;在認真聆聽“中國好人”宮金妹宣講家風家訓時,他們清楚了相濡以沫的力量;當自己的小手拓出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祝福時,他們感知到了非遺拓印的獨特魅力。一次次沉浸式的傳統文化之旅,浸潤了孩子們的心田,使德始終潤其心,讓“文”不斷“化”其人。
下一步,文竹苑社區將持續深挖“竹”文化內涵,繼續準確了解青少年所思、所想、所急、所難,用“竹”之精神激勵青少年,以“竹”之品格影響青少年,用貼心、愛心、走心,培育新竹少年,培養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
通訊員:范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