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陳瑤 實習生 蔣肖陽 通訊員 吳園園 文/圖
“您好,蚌埠120,請問有什么緊急情況?”調度員胡慧子的聲音始終清晰且充滿耐心,這個聲音通過急救電話傳來,讓人覺得放心和踏實,每一次的聲音傳遞都是他們對市民的安全承諾。
在蚌埠120調度指揮中心內,呼叫鈴聲此起彼伏。春節期間,隨著急診、轉院、出院需求量增加,蚌埠市緊急救援中心也一直處在最繁忙的時刻。從春節前至今,該中心平均每天接入的急救電話量比平日增長至少30%,長假期間甚至一度高達50%,調度員們全員待命,用電話線連接起萬千患者的生命線。
“鈴......”電話剛一響起,調度員胡慧子就條件反射性地拿起聽筒,行動如電光火石般迅速。“我們必須在3秒之內接聽電話?!弊鳛橐幻麖臉I5年的急救人,胡慧子深知時間即是生命,作為整個急救鏈的最前端,每一通電話的受理如同發令槍響后的起跑,起跑的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每一次急救任務的最終結果。
120調度員負責聽求救電話、收集患者信息、給與傷者最及時的急救建議,并根據情況的輕重緩急,迅速派出救護車,保障“生命線”24小時暢通。
有茗香金庭小區的患者家屬撥打120求助,掛了電話后,胡慧子立刻在腦中篩選出可能在附近的急救車組,并和急救員取得聯系,確認車輛信息。
緊接著胡慧子又回撥了患者家屬的電話?!罢埍3质謾C暢通,我們有救護車就在附近,大概2分鐘以后就能到達您的小區,別擔心,請稍等。”
雖然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大大提高了急救工作的效率,但120調度指揮中心依然要求所有調度員在聽到一個路名、街道名或是地標名后,能迅速在大腦中鎖定大致位置,并確定附近可提供救援車輛和醫院,形成救援方案,“人腦與電腦一起跑,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優的急救方案?!?/p>
今年春節,胡慧子在除夕夜值班,這也是她第三次在除夕夜值夜班。當晚六點半不到,她就帶著家人給準備好的盒飯準時到崗了。七點多,是求助電話相對較少的時間段,她到休息區熟練地加熱了盒飯,狼吞虎咽十幾分鐘吃完了自己的“年夜飯”,然后立刻返崗,替換自己的搭檔吃晚飯。
“這是我們值夜班的常態,兩個人一個班,人手本來就緊張,春節的求救電話又會格外多,所以大家都會很快吃完晚飯,因為要確保每一通急救電話不漏接?!焙圩诱f,急救電話隨時會進來,有時還會在同一時間大量涌入,而夜班時長又有13個半小時,中間不能休息,所以必須調整好狀態,保持好體力。
每一名調度員都深知,春節是事故和突發事件的高發期,尤其是家庭聚會、煙花爆竹和餐飲等活動頻繁的背景下,急救任務的壓力更大。因此他們放下與家人團聚的時刻,毫不猶疑選擇堅守崗位。
120調度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接線量、出車量等各項數字實時跳動。一輛輛急救車組在各個場景中救人的實時畫面被源源不斷傳輸回來,從春節前至今,為了應對節日期間的急救需求高峰,蚌埠120所有急救人員,全員在崗,持續保持了高昂的“戰斗”狀態,為千家萬戶的健康與安全保駕護航。
新春的氣息早已悄然彌漫開來。蚌埠120的調度員們,依然24小時忙碌在電話與操作臺前,為每一通急救電話提供及時有效的響應?!皩τ诩本热藖碚f,365天,每天都一樣,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