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縣區推薦、征求意見等程序,擬推薦楊莉等6組(7人)作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安徽好人”候選人?,F將人選事跡簡介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2月6日至2月8日。如有異議,可在公示期間通過郵件、電話等方式向蚌埠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反映。聯系電話:0552-3125398;郵箱:bbddjs@126.com。
蚌埠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2025年2月6日
蚌埠市擬推薦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候選人事跡簡介
楊莉,女,1989年1月生,中共黨員,五河縣城關鎮居民,身殘志堅巾幗創業者、樂于助人的熱心人。1994年,楊莉因觸電失去雙臂,面對命運的殘酷挑戰,她沒有自暴自棄,用雙腳代替雙手生活,用嘴翻書、用腳寫字,頑強與命運抗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07年以541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安徽農業大學。2011年大學畢業后,她擺過地攤、賣過蜂蜜、干過超市營業員,用腳嘗試各種就業創業機會,從不言棄,用堅強的意志,詮釋砥礪拼搏的人生。2017年,她抓住互聯網風口,投身直播行業,自強不息用腳直播,吸引了全網1100余萬粉絲;在收獲創業碩果的時刻,她不忘回饋社會,幫助他人,積極開展公益助殘助農活動,為鄉村振興獻力,累計幫助銷售1000余噸農產品,帶動超過5000余名農戶增收。她赴學校、企業開展公益宣講100余場,受眾超100000人,用自身經歷激勵更多的殘疾人群體找到了生活的勇氣與希望。先后獲 “安徽好人”、安徽青年五四獎章、中國公益慈善云上助農大使等榮譽。
朱子橋,男,1990年10月生,中共黨員,蚌固一級公路養路工人。17年6200多個日夜,他扎根路橋養護工作,在或蜿蜒,或平直的“生命線”上,始終用辛勤的汗水維護著人們腳下的354公里“皖美”公路。他善觀察、愛思考,便捷式除草機、固定路面標牌“Ω”卡扣、提拉卡扣等系列創新,分別榮獲3項國家實用新型創新成果專利,蚌埠市科技創新成果二、三等獎,并被廣泛應用在公路養護中。工作之余帶領志愿服務隊參與扶危救困、防汛抗災等公益活動,受益人數超3000人。先后獲安徽省勞動模范、安徽好人、全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等榮譽。
蚌埠市擬推薦2025年第一季度“安徽好人”候選人事跡簡介
金明,男,1954年5月生,蚌埠市藝術研究所退休職工、國家級非遺花鼓燈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編導。15歲開始花鼓燈學習,19歲千里走淮河,一生致力于花鼓燈文化傳承創新。《好一個花鼓燈》《珠城的傳說》曾榮獲中宣部、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鼓鄉情韻》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10余部作品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優秀作品獎,花鼓燈也成為安徽文化品牌,登上世界舞臺。自費在禹會區馮嘴村建立花鼓燈傳承基地,免費傳授花鼓燈。編寫《中國民族民間舞傳習·安徽花鼓燈》教材,擔任4所藝術高??妥淌冢刖帯吨袊璧该烙掖筠o典》。先后獲安徽省勞動模范,國家文化部授予先進個人等榮譽。
喬研,女,1973年7月生,五河縣吳家嘴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九年來,作為社區“當家人”,她結合社區實際,開設老年手工、識字、朗誦、合唱等10多種課程,每年組織開展200余場特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她發揮自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特長,成立“小喬工作室”,探索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新模式,組織各類心理課程100 余場,受益學生及家長超上萬人。先后獲“國家衛健委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2021年度全國平安衛士”“全國月度平安衛士”“安徽省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安徽省衛健委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安徽省新時代鄉村閱讀榜樣”“安徽省最美兒童主任”“蚌埠好人”“蚌埠市十大法治人物”等榮譽。
鄧成秀,女,1964年7月生;楊傳堂,男,1959年12月生,二人均為龍子湖區地委社區居民。2002年,雖自身家境并不富裕,但當得知鄰居是位殘疾孤寡老人后,善良的夫妻倆還是主動攬下照顧他的重任,每天準時將三餐送至老人家中。23載寒暑、8100多個日夜,夫妻倆早已視老人為親人,日常為他換洗、陪診、護理,無微不至,精心照料??臻e時間,他們帶頭參加社區環境整治、路面執勤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夫妻二人先后獲“蚌埠好人”榮譽。
王健,男,1954年12月生,中共黨員,固鎮縣人民檢察院退休干部,安徽省退役軍人紅色宣講團成員。王健從軍16年,為3位戰友烈士子女捐款5萬余元;退休后,他探索“六位一體”未成年人維權模式,10余年間與25名學生結對幫扶捐款10余萬元;他活躍在宣講一線,先后開展理論宣講480余場,受眾20余萬人。從“橄欖綠”到“檢察藍”,再到“志愿紅”,他用實際行動不斷書寫著助人為樂的精彩人生。先后獲“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工作者”“安徽最美退役軍人”“安徽省學雷鋒志愿服務月評十佳先進典型”“蚌埠市文明市民”“蚌埠市行業文明標兵”等榮譽。2024年12月,由王健發起的蚌埠市固鎮縣“五老”法律志愿服務工作室榮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