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陳瑤 文/圖
隨處可見的爛菜葉、污水橫流的地面、刺鼻難聞的氣味,小心翼翼地踮著腳尖、屏住呼吸,“速戰速決”……這是不少市民記憶中農貿市場的樣子。而今,蚌埠各農貿市場早已實現華麗變身,昔日“臟亂差”的市場早已“靚”出新顏值,讓“文明風”和“煙火氣”相伴同行,讓“菜籃子”拎出百姓幸福感。
市民在市場內挑選蔬菜
1月13日,陽光明媚,上午10點,記者走進王臺子農貿市場,空氣中沒有異味,過道寬敞干凈,攤位整潔有序,經營戶熱情地招呼著往來的顧客,最樸實的人間“煙火氣”中已經氤氳出了年味。
“現在菜市場大變樣了,生意也比以前好很多。樓上樓下有電梯,攤位分門別類,還新增了通風設施,又敞亮又干凈,到處都有監控,消費者來購物又舒心又放心。”進入農貿市場的正門,售賣分割雞的商戶史宗杰正忙活著給客人選肉、稱重。十幾年前,史宗杰就在解放一路附近賣分割雞,那時全是露天市場,用他的話說,“冬冷夏熱雨天澇”,整個市場嘈雜臟亂,客源也不穩定?,F在搬進了新的農貿市場,生意越做越紅火。
“這個菜市場,菜又多又便宜,還沒有缺斤少兩,買菜心里踏實著呢。”家住福滿園小區的居民趙女士說,市場里冬暖夏涼,自己每天都要來逛逛,吃的、喝的、穿的這里都能買到,在這消費很有安全感,消費放心。
“一個文明的農貿市場,不僅要有干凈整潔有序的購物環境,更要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蓖跖_子農貿市場的負責人渠勝華告訴記者,王臺子農貿市場2023年進行了升級,原先露天市場中的170戶經營戶搬進了現在的市場。在改善了農貿市場硬件設施的同時,市場管理方還加強對商戶的管理和培訓,在與商戶簽訂租約時就在合同中明確,必須誠信經營,不得出現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等行為,提高了商戶的服務意識和素質,規范了市場秩序,嚴打亂收費、亂加價等不合法經營行為,有效提升了服務水平。該市場獲得了2024年“安徽省文明市場”的稱號。
同時,該市場還借助“公平秤”等工具,激勵商家增強自律意識,完善管理評價體系,營造菜市場誠信文明經營環境,讓“文明風”和“煙火氣”相伴同行。
市商務和外事局市場體系建設科科長葛文生介紹,“文明菜市”行動實施以來,我市堅持“軟硬兼顧”“內外兼修”,實現菜市“顏值”“氣質”雙提升。
根據省《文明菜市行動方案》,結合實際,我市制訂了《蚌埠市文明菜市實施方案》,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菜市場的提升改造任務。在硬件方面,注重完善通風設施、排水系統、服務設施,在環境方面,加強垃圾處理、清洗消殺、廁所保潔,在管理秩序方面,注重規范功能區域、停車場所、經營行為,強化市場監管和氛圍營造,實現菜市“換新貌”。
2022年至2024年,我市累計完成改造城區菜市場32個、鄉鎮菜市場84個,爭取省級文明菜市場補助資金343.12萬元,市級配套文明菜市場補助資金117.43萬元,全市菜市場基本實現“干凈衛生、清潔明亮、管理有序”的要求,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 農貿市場關系千家萬戶的“菜籃子”,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為提升市容市貌和城市品質,為廣大市民營造整潔有序的市場消費環境,近年來,我市加強對農貿市場經營秩序、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使農貿市場完成精彩蝶變。市場環境煥然一新,商戶形象顯著提升,群眾精神積極向上,文明風尚深入人心,菜市場的變化是社會文明建設的一部分,也是每個人生活品質提升的體現。在保留住“煙火氣”的同時,蚌埠不斷提升市場的“顏值”“品質”,也讓群眾的“菜籃子”拎得更穩、更舒心。希望這樣的變化能在更多領域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