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通訊員 曹龍飛)為打造更加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居民幸福指數,禹會區大慶街道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著力點,不斷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圈。
豐富文化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堅持文化“悅”民理念,為轄區居民提供展示自我的文化大舞臺,讓文化活動真正成為居民自己的活動,泗州戲劇院李老師帶領轄區退休老人、黨員、文藝愛好者參與戲劇展演,熱愛書法的郭老師,關愛特殊人群的陳阿姨,二胡社團的曲藝愛好者們……在文明實踐站活動陣地,凝聚起濃濃的文化氛圍,讓居民的閑暇時光更有品質,也更好地繁榮活躍社區文化,成為居民愿意來、想要來的“文化家園”,實現身有所棲、樂在其中。
扮靚文化陣地。大慶街道以各文明實踐站為圓心,將文化活動半徑延伸至生活小區,構成文明實踐圈。因地制宜在小區打造文化長廊、文化廣場常態化開展專題“小課堂”。積極舉辦社區書記講黨課、黨員干部講政策、身邊好人講故事等形式的主題活動,用群眾“聽得懂”“喜歡聽”的語言傳遞主流價值、凝聚人心。其中九巷社區打造“一樓一品”樓道文化,居民廣泛參與,用自己的手工、繪畫、剪紙作品,使樓道成為居民自己的文化共享空間,串聯成和睦的大家庭。
活用文明集市。所轄10個文明實踐站將人員密集的小區廣場作為“四季”文明實踐集市主陣地,活動日前3天由社區完成群眾“預約點單”項目收集,由暖心女兒服務隊、錦繡巾幗愛心服務隊、華光580服務隊、大慶之光服務隊等11支隊伍提供服務,每季度設置不同主題。同時,集市還進行“以物換物”,讓閑置物品得到循環利用。推出商圈“公益1小時服務活動”,引導商家誠信經營,形成文明商圈。居民還可以在集市進行登記,根據需求進行上門服務,并將社區積分兌換引入集市,吸引更多群眾參與集市、參與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