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紫荊名流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空間共享、服務多元”理念,進一步挖掘轄區優勢資源,探索構建社區“全齡友好”服務模式,把服務“一老一小”作為暖民心、解民憂、順民意的實事,時刻抓在手上、放在心里,繪制“老有頤養”“幼有善育”幸福生活圈,用行動托起“一老一小”朝夕美好。
打造黨群服務陣地,構建“一老一小”幸福生活圈。紫荊名流社區積極整合轄區有效資源,以專業化服務為標準,以提高老年人、兒童生活品質為出發點,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基礎,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成立了“老幼活動中心”,形成了以“老年人活動室、兒童閱覽室、室內運動場”等功能區為一體的休閑活動場所,有效形成社區+志愿者的“一老一小”服務工作特色,建成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幼有所教、幼有所學、幼有所育”的綜合服務體系,切實滿足“一老一小”生活服務、文化學習、娛樂健身等需求,打造家門口的“幸福驛站”。
打造多元服務機制,密織 “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社區網格員利用入戶走訪、關愛幫扶等機制,全面摸清轄區高齡、孤寡、殘疾等特殊老年和留守兒童群體,為33名殘疾人、107名高齡老人發放政策補貼;為重殘、困難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物品;結合在職黨員雙報到、年底慰問等活動,為留守兒童送去學習用品和慰問品,為特扶家庭老人送去慰問金,讓孩子和老人感受社區的關愛和溫暖。同時,社區分類建立獨居、失能、高齡、重殘、特扶等老年人及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等信息臺賬。建立幫扶救助機制,構建“物質+服務+心理”幫扶模式。截至目前,共開展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活動30余次。
打造志愿服務常態化機制,推動“一老一小”服務資源共享。社區發揮“黨員+志愿者”作用,整合下沉干部、社區“兩委”等網格力量,依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老幼服務中心等陣地,創建“守護夕陽”“筑夢助學”志愿服務品牌。同時,聯合轄區共建醫院、衛生服務站志愿者定期對轄區兒童及老年人開展健康義診、提供血壓測量、健康咨詢和用藥指導、心理咨詢服務。聯合轄區蚌山幼兒園、慕遠學校加大兒童交通安全、防溺水、垃圾分類、掃黃打非等知識宣傳,并組建青少年志愿隊伍,常態化開展文明創建、文化傳承、植綠護綠等志愿服務,守護朝夕美好。截至目前,社區成立了9支“一老一小”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20次,服務群眾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