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王立春 通訊員 葛嫻雅 文/圖
落葉滿庭階,秋風吹復起。今年秋末冬初的五河,多了一些生活的儀式感,拍一張落葉照發到朋友圈,去龍河東、西路的銀杏樹下打個卡,或約上三兩好友慢悠悠地逛一逛大鞏山森林公園。在五河,有一種浪漫,叫做落葉不掃;有一種溫暖,是一起看落葉翩翩起舞。
樹葉落下來,鋪在地上,唯美而浪漫。如何把落葉留下來,讓市民游客欣賞到城市的另外一種美,為此五河縣城市管理部門積極探索摸索出切實可行的“白天不掃、清晨普掃、霜凍天氣及時掃”“落葉不掃”方法,既保留了城市的詩意,又保證了城市管理的安全。
銀杏林、紅杉林成網紅打卡點
每到秋冬季節,五河縣城區大部分樹木開始落葉,一直持續到年底。龍河東、西路整條街的銀杏樹、淮河休閑公園紅杉樹,這些以落葉為背景的景點成了市民游客拍照打卡地。
11月中旬以來,龍河東、西路栽種的銀杏樹金黃一片,分外奪目,市民游客慕名而來,帶上裝備,擺上各種造型拍照、發抖音短視頻,“和朋友一起約著來拍照,豐富了業余生活,留下了美好記憶。”
“秋不負銀杏,冬迎來紅杉?!苯眨春有蓍e公園內迎來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們前來游玩,一組組照片,以淮河為背景,兩側的紅杉樹以及淮河大橋上的夕陽將整個畫面襯托得更顯意境之美。帶隊老師表示:“幼兒園每年圍繞落葉開展主題活動,安排孩子們制作以落葉為主題的創意畫等,讓他們體會大自然的四季變換?!?/p>
落葉季 環衛工人的繁忙季
落葉為城市增色添景的同時,也成了環衛工人的繁忙季。目前,五河城區主干道栽種的行道樹主要有法梧、香樟、欒樹、銀杏、無患子,冬季落葉較多的主要是欒樹、法梧、無患子和銀杏。
每年9月-12月的落葉季,在五河城區,落葉較多的路段是國防路、環城北路、興縣路、澮河路、新站路、青年路、中興路、彩虹大道等。目前,縣環衛部門每天投入300多人力,聽過人工清掃、機械輔助,每天延長工作時間兩三個小時等,清理落葉500噸左右,并收集打包送至發電廠。
城區公園的養護單位也有計劃有步驟地穩步開展落葉清掃工作。據五河縣園林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每天城區8個綜合性公園共安排100名保潔人員,日清掃落葉可裝滿10輛環衛車,而后集中運送到垃圾轉運站。
暫緩清掃 留住城市之美
“落葉不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掃,只是為了留住落葉的自然之美,暫緩清掃而已。風景不同,一起走的人不同,感覺也各不相同。循著每一張保留在手機和相機里的照片和視頻,便可追憶似水年華里的那一份喜悅和感動。
同樣,落葉也催生了各種各樣的衍生活動,人們希望將這份詩意保留得更加綿長。今年,五河縣城關鎮龍河社區結合廉政主題文化宣傳,在龍河東、西路打造“銀杏大道網紅打卡地”,增設“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五河”打卡相框、公廁彩繪等,讓人耳目一新,引來眾多市民游客打卡。
一片片未掃的落葉,成為市民游客詩意棲居的載體,也是一座城市管理的溫度體現。初冬已至,暖陽未減,趁現在,來五河,一起找尋那份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