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報融媒體記者 何沛/文 陳昂 劉晨/圖
前不久,2024年度皖美消費新場景全省發布會對100家2024年皖美消費新場景進行了授牌,我市阿財老鋪特色美食體驗街區、普吉島音樂露營基地、篾匠街文化街區、衛食園龍蝦美食夜市街區、垓下考古遺址公園、懷遠白乳泉風景區6個場景成功入選,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非遺市集、民俗劇場、藝術節會、公園經濟、城市漫步……消費新場景引“爆”消費新體驗。近年來,蚌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產業發展,在市委宣傳部的統籌引導下,打破“政府辦節、財政投入”的模式,采取“市場化運作、政府指導、企業投入、全民參與”的創新方式,有效加速跨業態合作,文旅資源的培育、開發和轉化、利用呈現新意多、熱力足、發展快的態勢,為撬動新型消費市場烙下生動注腳。
淮畔明珠地,最美靚淮河
新場景
文旅消費動能更強
“媽媽,這是我自己親手做的糖畫!”在阿財老鋪特色美食體驗街區,9歲的張怡然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完成一只兔子造型的糖畫,興奮地對媽媽說。
“這個特色美食體驗街區特別有范兒,懷舊的‘蚌埠火車站’、二馬路供銷社等隨手一拍就是復古大片,節假日約上三五好友來這里享受悠閑時光?!比涨埃忻裢觖惸仍诮謪^游覽時說,在這里不僅能體驗皮影戲、捏面人、花鼓燈、糖畫等非遺民俗,依次呈現的近百年蚌埠老街老物老景,喚起了蚌埠人的城市記憶,每天都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打卡。
昔日冷清老街區,今朝皖美新場景。“在政府支持下,我們主要打造具有老蚌埠地域懷舊文化主題元素的夜經濟消費場景,帶動周邊商販,滿足市民、游客在購物、娛樂、休閑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今年國慶期間,餐廳的營業額較平日增長了30%以上。”阿財老鋪總經理朱海霆介紹,用新場景在歷史與現代之間搭架起一座文化和情感認同的橋梁,接下來,作為入選“盡享夜皖”場景類別的阿財老鋪,將深入挖掘各種民俗文化,增添城市活力,拉動餐飲消費市場。
以新場景“出圈”,阿財老鋪并非個例。陽光、沙灘、棕櫚樹……普吉島音樂露營基地內,充滿了濃郁的海島風情,置身其中仿佛來到了異國他鄉。新晉打卡地,普吉島音樂露營基地通過“現場感的空間重塑”,新消費“實景”打造,融合了活動、音樂、休閑、市集等藝術與商業互動式的“表達”,使市民、游客能夠在每個角落都能體驗到濃郁的海島風情。
“消費場景的創新,是激活消費潛力的關鍵。”普吉島音樂露營基地將音樂彈唱會、篝火晚會、帳篷露營、特色餐飲等熱點消費模式引入,通過設計和規劃,讓人們在蚌埠這個沒有海的城市,全身心地融入普吉島場景中,體驗到新鮮的感官刺激和情感共鳴。主理人杜新杰說,業態豐富的新場景讓這里成為更多年輕人休憩的后花園,節假日日均接待游客千余人。
位于蚌埠淮上區的衛食園龍蝦美食夜市街區,借助口口相傳和線上直播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蚌埠美食,想來嘗嘗蚌埠味道;垓下考古遺址公園串聯起固鎮縣博物館、谷陽城遺址公園、津浦鐵路固鎮遺址公園、淮北西大門抗戰烈士陵園等景區,推出史前考古探源、軍事戰爭體驗、非遺傳承DIY、民俗文化展示、考古現場參觀等10多個經典研學主題系列、4條經典研學線路,深入挖掘和闡釋歷史文化遺產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新義,做到既有“說頭”又有“看頭”……一個個消費場景花式綻放,為文旅消費市場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新打法
“文旅+”融合更深
現代人消費理念、消費結構、消費層次、消費方式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數字智能技術推動消費產業鏈加速重構,場景化消費促進文旅體商多業態深度融合。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個部門印發《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鼓勵各地打造消費新場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并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的發展機制……
政策引領,是激活消費潛力的關鍵。我市相繼出臺《蚌埠市產業扶持政策清單》《蚌埠市促進文藝繁榮發展扶持辦法》等,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蚌埠在這個“新賽道”上持續發力。
5月17日,第二屆龍蝦啤酒嗨玩節在淮河文化廣場火爆開啟,大批食客云集于此。融媒體記者 劉 晨 攝
今年4月,蚌埠第二屆文化旅游美食季活動如期火熱舉辦,市委書記黃曉武在開幕式致辭時說,蚌埠正在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刻挖掘歷史、文化、工業、商貿資源,大力推進商文旅、農文旅、工文旅、體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旅強市。
一系列特色活動激活了蚌埠文旅“新源頭”,拓寬了文旅“新場景”,進一步打通“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文旅+”業態全面開花。
燒餅夾里脊、冰酒釀、石鍋拌飯……在統一區域、統一形象、統一管理,風味卻各異的美食店內座無虛席……要看人間煙火氣就來篾匠街。在淮河路傳統商圈,各種非遺元素隨處可見,主打一個“老”字,它不僅是蚌埠歷史文化的縮影,還承載著源遠流長的濃厚商業氛圍。
東海大道商圈主打一個“新”字,自帶潮流、品質、新奇特質的酒吧、咖啡館、書店、密室逃脫等多種業態,拿捏了年輕人的各種小心思。夜食、夜購、夜游、夜娛等持續拓展一城“流量”,“文旅+商貿”讓蚌埠文化更為“活化”。
隨著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進一步普及,“文旅+工業”的魅力不斷釋放。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開發的超薄柔性玻璃,實現了該款玻璃可被廣泛應用于折疊手機、卷軸電視機、5G/6G天線、車載顯示屏等產品領域?!俺∪嵝圆AЯ慨a產品交付應用場景”的成熟,擴大了文旅活動產生的旺盛需求,也讓企業獲得了更多商機。
“文旅+農業”讓一批帶著土氣和特色的農文旅產品走進大眾視野,也進一步推動了和美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目標。
每年,榴花節、螃蟹節、伏羊節等鄉村旅游節的火熱開啟,既展現了蚌埠鄉村旅游豐碩成果,又帶“熱”了文旅市場人氣,拉動了文旅消費。
文化旅游美食季期間,大批游客云集在張公山公園內的珍珠玉女周邊合影留念。 融媒體記者 劉 晨 攝
“吃的是熱鬧,玩的是盡興,體驗了不一樣的地域文化!”游客小于說。在今年的蚌埠固鎮伏羊節上,50頭烤全羊齊上陣,再現人氣爆棚品湖羊的“名場面”。當晚。來自多地的游客看晚會、品特產,體驗羊肉盛宴。
“文旅+生態”的探索更是實現文旅讓城市煥新,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靚淮河”工程使得淮河兩岸華麗升級為“堤固、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城市中心公園。龍鱗疊水等一批新晉“網紅”景點,一景勝千言,以人為本,蚌埠向美而行的步伐從未間斷。
市場化運作、政府指導、企業投入、全民參與,在蚌埠市“文旅+”的全新探索下,文旅融合正逐步展現巨大的潛力和價值。
今年以來,市委宣傳部牽頭,成立市委宣傳部招商小分隊,拓展引資領域。據統計,2024年1-9月全市規上文化企業營收72.1億元,較2023年同比增加5.45億元,同比增長8.18%。全市納入2024年度省重點項目文化產業項目13個,包括鑫精合3D打印、固鎮縣村落江淮(垓下歷史文化名村)改造提升項目、蚌埠學院科技創新產業孵化基地項目等。固定資產投資(總投資)73.5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19億元,1-10月已完成投資19.23億元。
文化引流、旅游唱戲。一個個文化產業項目的落地開花,為蚌埠的文旅產業發展和文旅消費市場添薪加火。
新愿景
拓展新路徑前景更廣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是蚌埠近幾年一直在謀劃一直在實踐的大事。采取一系列有深度和廣度的策略,以“文旅+”的深度融合,以期培育出更多消費新熱點,挖掘產業新動能。
瞄準文旅消費市場新增長點,蚌埠突出“線上傳播引流+線下體驗變現”,正著力推進城市特色文化街區、城市打卡點、文商旅綜合體項目,做強文旅美食季品牌活動,著力打造“皖C三件套”、蚌埠小龍蝦走進上海南京、玉器直播基地、古玩淘寶市場等活動場景,及《淮河風情》《涂山氏》《霸王別姬》《大禹治水》《蚌埠住了24小時》等沉浸式演出場景,讓這座城市由“網紅”變“長紅”。
日前,三五年輕人相約來到位于禹會區涂山村的民宿。
常說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未來蚌埠如何培育更多文旅新業態,市文旅體局產業發展科科長賈伯劍表示,蚌埠有淮河文化、大禹文化、大漢文化等等,打造直擊人心的文化IP、文創IP,才能讓旅游者一來到蚌埠便能體驗和享受到“蚌埠特有”的文化浸潤、故事情景,獲得更有品質的文化體驗,并愉悅地為品質體驗和享受“買單”。
“蚌埠歷史悠久,三縣一市共有不可動文物835處,具有保護級別的104處,古建筑和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共計42處。以遺址見制度、以文物見文化、以文化見文明,將歷史建筑、歷史文化引入生活,蚌埠可以探索將‘老建筑’變身‘新場景’,利用多媒體互動技術,創建虛擬漫游、數字展覽空間等,通過線上線下、多場景、多形式互動,深入探索文物古跡的每一個角落,自主挖掘感興趣的文化元素。”安徽財經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紀旭建議,可以嘗試開發獨具蚌埠特色的數字藏品、打造以古建筑為背景的在線游戲,通過數字文化產品及互聯網平臺廣泛傳播,吸引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地域的消費者,開辟新的文化消費市場。
的確,與傳統消費的單向性不同,如今文旅消費的互動性和社交屬性更加明顯?!盁o論是阿財老鋪特色美食體驗街區引進食、游、購、娛等消費多鏈條喚醒老蚌埠的城市記憶,抑或是垓下考古遺址公園讓歷史故事具象化……光有風景還不夠,多元體驗才能留客。新消費場景既要對傳統服務消費場景進行有效延伸,也要在內在創新上下功夫,如打造沉浸式新場景、構建數字化體驗、共創文藝空間等,也就是常說的‘內容為王’、‘產品為王’?!笔形麄鞑肯嚓P負責人表示,引入有故事、有場景、有角色的“影視思維”,游客“入戲”成為主角,獲得更深度地游玩體驗,不僅能加強文化歸屬和情感共鳴,還能將其轉化成經濟價值,在濃濃的煙火氣中,激發消費新活力。
可以想見,未來,蚌埠消費新場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更是大美蚌埠的代言人、蚌埠文化故事的講解員,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接待四海賓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