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臺街道喜迎門社區堅持以文化賦能城市社區建設,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和社區文化建設水平,打造了有質感、有特色、有品牌的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提亮社區文化內涵,點亮多元文化交融的社區生活
以人為本,打造為民服務文化陣地。社區建設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兒童活動室、舞蹈室、書畫室、棋牌室等多個功能室,同步配備文明實踐廣場、晨晚練活動點等場所及健身器材等戶外設施,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用文化陣地凝聚人心。在充分組織發動居民參與基礎上,社區黨組織積極聯系轄區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志愿服務隊伍等,共同參與為群眾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拓展公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老年食堂等服務站,改造提升社區托育、養老、老幼融合場景,深化為老為小志愿服務,讓“養”老變“享”老,讓小朋友搭上“幸福列車”。
豐富文化體育生活,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縱深發展
以“我們的節日”為切入點,培育文明禮儀、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依托元宵、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策劃開展“巧手趣涂鴉 妙筆迎新年”迎新春繪畫活動、“‘植’此青綠 共‘樹’未來”植樹環保活動、“花點時間 語愛同行”母親節活動、“敬老愛老 情暖重陽”等活動。喜迎門社區加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小區配有健身廣場、體育器材,積極承辦和參與各類文體活動同時為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運動、健康、快樂”的和諧社區氛圍組織全民健身趣味運動會,轄區企業、居民、社區網格員等齊聚一堂,共享健康快樂的“運動大餐”。
培育社會文明風尚,樹立積極向上的社區文明形象
成立“網格員+黨員+群眾”志愿服務隊,通過面對面協調、電話溝通等方式,準確掌握網格內孤寡老人、高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員等特殊群體的需求。根據反饋的居民需求,設立議事長廊、黨員積分超市、文化閱讀室、鄰里調解室等特色服務平臺,以尊老愛幼,紓難解困為弘揚傳統文化的抓手,通過文明創評、文藝演出、經典誦讀、互動聯誼等一系列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寓教于樂的文明實踐活動,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下一步,喜迎門社區將進一步整合優化社區文化資源,建設公共文化新空間,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多樣化、豐富的文化活動和服務,不斷健全社區文化服務體系、培植社區文化服務資源、提升社區文化治理能力,助力城市文化社區建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