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老舊小區缺乏電梯,讓居民們尤其是老年人和身體不便者,每天不得不艱難地爬樓梯,搬運重物更是苦不堪言,生活極為不便。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提升居民生活質量,蚌山區天橋街道喻義巷社區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一組一會五治融合”基層治理新模式,發動物業及黨員志愿者力量,引導多方形成治理合力,通過民意采集及民主協商議事會等方式,積極推行“老舊樓裝新電梯,‘梯’升居民幸福感”項目,解決好居民出行“最后一米”難題,讓老小區煥發新生機。
聯動多方力量破題解局。喻義巷社區榮盛園小區建成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居民大多為老年人,小區建筑多為六層以上且未安裝電梯,給居民特別是老年人和身體不便的人士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部分居民對電梯加裝有著迫切的需求。為此,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發揮小區黨支部和居民議事會作用,提請電梯加裝協商議題,在小區6號樓3單元開展電梯加裝工作,選取經驗豐富的退休老黨員等作為樓棟長,成立了由樓棟長、業委會成員組成的電梯加裝工作小組,全程跟進指導電梯加裝工作。
打消心中疑慮凝聚共識。由于小區樓棟格局受限,低層住戶對于電梯設計方案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加裝電梯項目推進緩慢。社區黨委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引導工作小組學習政策,對接電梯公司,實地考察已經安裝電梯的老舊小區,充分了解電梯的價格、實用性、優缺點等。針對加裝電梯工作推進過程中居民意見難統一、部分業主出資困難或不愿出資等問題,發揮退休老黨員的影響力,挨家挨戶上門進行政策宣講,對有顧慮和疑問的居民進行全面解答,使加裝電梯工資贏得大多數居民的支持。在費用分攤方面,社區黨委用好“一組一會”,召集樓棟長、業主召開會議討論,實施政府補貼一部分,居民自籌一部分的方案,確定了公平合理的出資方案,為加裝電梯工作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解決后顧之憂建管并重。在實施加梯工作中,針對居民關注的電梯建設安全和運營維保問題,社區黨委積極回應居民關切,成立加梯工作監督組,并邀請社區黨員干部擔任監督員,全程跟進、監督施工、資金監管等,在今年11月份,6號樓3單元的電梯加裝工作順利完成。小區黨支部組織召開會議,與小區業委會、業主等共商加裝電梯后續管理、維修保養模式,加強對已加裝電梯及新增設施的后續管理單位落實,壓實加裝電梯日常管理責任,確保加裝電梯后續管理安全順暢,形成電梯管理的長效機制。
榮盛園小區電梯加裝工作的成功,得益于黨建引領下的協商共治模式。社區通過發揮小區黨支部和居民議事會的作用,極大減輕了電梯加裝過程中的阻力。這一模式不僅為榮盛園小區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也為其他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下一步,社區黨委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一組一會五治融合”基層治理新模式,推動多方合作,助力更多居民實現“加梯夢”,暢享美好的社區生活。(顧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