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手術間,三尺手術臺,一襲綠色工作服,讓每位進入手術室的患者都能感受到一份來自“醉”暖人心的關懷。為了消除患者的恐懼與焦慮,蚌埠市中心醫院麻醉科手術室以“‘醉’美‘手’護”黨建品牌為核心,著力打造一條關愛患者的溫暖之路。
90歲高齡的患者張老太(化名)因為髖骨骨折來到市中心醫院診療,經過診斷,需要盡快進行手術。然而,老人年事已高,又有多項基礎病,這些都讓手術開始變得棘手。尤其如何進行麻醉、避免麻醉帶來的風險更是一大難題?!白屛襾戆?。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我又是黨員,不能辜負患者對我們的期待和信任?!标P鍵時刻,外婦第六黨支部書記、麻醉科副主任程亮主動亮明身份,不退縮、敢擔責,果斷地接下了這項麻醉手術,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他為老人量身定制麻醉方案,采用超聲引導這一新技術順利實施了麻醉術,為手術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敢于為高風險患者進行麻醉術,背后的底氣來自技術的精湛。為了打造一支紀律嚴明、善于作戰的“鐵軍”,作為支部書記的程亮經常以主題實踐活動的形式組織支部黨員開展病例討論、技術研討等,作為科室負責人,他帶領科室人員以苦練精技術,以苦學強本領??剖业尼t生每天七點半到崗,開展近一個小時的集中學習,8點20,醫生準時進入手術室。
醫療界有一句話:“開刀去病,麻醉保命?!甭樽韼熢谑中g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很多人誤以為,麻醉師就是在術前給患者打一針麻藥,工作就結束了。其實,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麻醉師一直處于緊張狀態。術前,麻醉師要了解病人詳情,評估手術可行性。術中,麻醉師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安全劑量的麻醉藥物。一旦有突發狀況,他們要隨機應變,及時處理,一秒都不能分神。即便手術順利完成了,麻醉師還要關注病人是否平穩地從麻醉狀態中醒過來。
程亮所在的外婦第六黨支部,包括麻醉科、手術室,一天累計實施200多例麻醉術已是家常便飯。一早進手術室,半夜出手術室的情況大家都習以為常。手術期間,醫護人員們吃飯、喝水,甚至去廁所的時間都要數著分鐘進行。
雖然要配合不同的科室,面對不同的病患,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們卻都有著共同的信念以及必勝的信心。面對高度壓力、高度緊張的環境,支部的27名黨員們始終走在前列,做最強“戰斗員”。讓程亮特別感動的是,每次遇到最累、最險的活兒,總有黨員主動請纓,沖鋒在前。
“這個呼吸面罩是你的勇士面具,阿姨還會給你一枚勇士印章,手術當天它們會陪你一起進入手術室。手術結束了,我們會頒發一個獎狀給你,要加油哦!”術前訪視時,麻醉科的工作人員正在向6歲的患兒嘀嘀(化名)進行術前趣味宣講,鼓勵孩子充滿信心和勇氣戰勝病魔。這里的醫護人員也會為即將手術的患兒們準備神秘小禮物,比如孩子喜歡的貼畫、印章、氣球等,增加其好奇心,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建立信任感。
在手術等候區,能看到這里有滑滑梯、漫畫書、故事書等物件,還有各種動漫貼畫,充滿童趣。等待手術時,孩子由家長陪伴玩耍,緩解緊張情緒和焦慮感。當然,孩子們還可以和自己最喜愛的玩具一起進入手術室。
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護理人員已經提前用暖風機對手術床進行了加溫。溫暖的手術床,既可以對患者體表施加一定溫度的高對流氣體,提高患者的體表溫度,又可以減少人體內部熱量向溫度較低的環境轉移,起到雙重保護作用。同時,每臺手術床都有專人進行體溫保護和麻醉喚醒。
術后,麻醉科醫護人員還會向患者家屬發放關愛卡,交代注意事項,減輕患者及家屬術后焦慮心理。這些都是外婦第六黨支部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一個個細微舉措,它雖不顯眼,卻彰顯了麻醉醫生、手術護士們的仁醫之心。
很多時候,病人經過手術治療順利康復,往往都會感謝醫生的“救命之恩”,卻鮮少對麻醉師、手術護士表示感謝。他們常常充當了那個最容易被忽視的“幕后英雄”。但他們從不抱怨,整個支部科室以高度責任感踐行初心使命,充分發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代職業精神。
在“醉”美“手”護的黨建品牌引領下,蚌埠市中心醫院麻醉科手術室用關愛與責任,守護患者的健康與安全,讓每一位患者在冰冷的手術室中感受到溫暖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