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融媒體記者 陳昂 文/圖)這幾天,在禹會區新船塘紅色茶館門前,一輛裝滿紅薯的三輪車靜靜地停在停車位上,無人售貨標牌格外醒目——“無人售貨,紅芋每袋五元”,沒有售賣人員,也沒有叫賣聲,只有整齊碼放的紅薯和醒目的二維碼。
熱心市民購買紅薯
11月11日,記者來到這里看到,短短半小時內,就有不少市民挑選后用手機掃碼付款,或者掏出現金,拿起紅薯離開。記者了解到,無人售賣紅薯的背后故事是為了幫助一個困難家庭。
楊振國,禹會區新船塘紅色茶館發起人之一。他向記者講述了這一愛心行動的來龍去脈。原來這些紅薯來自淮上區一困難農村家庭,老兩口的兒子在今年不幸離世,眼下紅薯豐收,卻遭遇滯銷。楊振國與紅色茶館的李緒、呂宗運共同商議后,決定以每袋5元(每袋5斤)的成本價對外“代售”。11月6日至11日,已售出200多袋。令人感動的是,不少顧客自發地多買紅薯,11月10日,一市民一次性購買了10袋,并表示還會再來購買。
更令人暖心的是,11月12日,此事經蚌埠日報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報道后,許多市民紛紛前去獻愛心,不到兩天時間就賣掉一百袋。市民周女士家住新船塘社區,看到蚌埠日報視頻號報道后,主動前來購買兩袋。我市一家公益協會負責人吳女士一次購買了8袋,并呼吁協會志愿者前來購買,奉獻愛心。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代銷近500袋紅薯,困難家庭剩余的400袋,紅色茶館也全部拉回來。
“幫忙幫到底,400袋紅薯款已全部送到困難家庭,再賣個幾天也就差不多了,如果賣不掉,我們考慮送給有需要的人?!眳巫谶\介紹,這種無人售賣的方式早已超越了簡單的交易范疇,更像是一場充滿溫情的愛心接力賽,解決了困難農戶紅薯滯銷難題,如今,每一位購買紅薯的路人都化身為愛心傳遞使者,為他們送去希望,相信這份愛心會持續傳遞下去,為更多人帶來溫暖。
據了解,新船塘紅色茶館自今年9月成立以來,努力打造集社區黨建活動驛站和戶外勞動者休息港灣于一體的多功能空間,在提供茶水和手機充電等免費服務的同時,更成為居民在此唱紅歌、舉辦文藝表演等休閑、娛樂、學習的微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