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網訊(融媒體記者 張勝華)禹會區長青鄉杜郢村位于涂山北坡山腳下,是石榴優質品種白花玉石籽的主產地和主要發源地。近年來,杜郢村圍繞石榴名片,整合激活資源,探索石榴+產業、石榴+環境、石榴+文化“三美融合”模式,打造石榴文化藝術節、“紅石榴”志愿者服務隊、石榴觀光旅游路線等品牌,用石榴文化培育文明新風,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之路。
因地制宜種石榴,擘畫美麗產業新圖景。緊緊圍繞“榴紅似火產業旺”發展思路,讓石榴成為產業興村的助推器。育榴知識筑基。因地制宜將部分舊廠房、舊村辦改造成科普種植技術、促進技術升級的新陣地,發動老黨員、新鄉賢依托自家小院建成技術指導點開展“送技到家”活動。分銷渠道多元。打造石榴名片,推出直播助銷、搭建抖音電商平臺,同時發展農事體驗、認養石榴等新活動。聯合“百大助農”抖音號,舉行戶外直播銷售活動。富民興村惠民。延長產業鏈條,打造特色民宿,共建成禹麓人家,禹晨人家,徽禹山莊等8家特色民宿。
因勢利導賞石榴,綻放美麗鄉村新顏值。以獨具特色的石榴文化,著力建造“一路兩線五點”。圍繞“一路”,改造主干道河蓮路,實現五個自然村水泥路全線貫通。根據“兩線”,打造自然景觀線、人文景觀線。犀牛峰、仙女池、萬畝果園觀景臺、馬尾松觀景林等石榴自然景觀線。針對“五點”,提升8家民宿周邊環境。努力打造文明生態村,讓游客可以身臨其境感受杜郢村的美麗山水。
順勢而為品石榴,積蓄美麗鄉風新動能。充分發揮群眾自治自管自創作用,注重挖掘黨員先鋒隊伍、志愿服務隊伍和本地能人鄉賢三支骨干力量,促進鄉村社會和諧有序、充滿活力。發揮黨員先鋒隊伍表率作用。推行“黨建+”管理模式,以杜絕鋪張浪費、摒棄不文明喪葬等為內容制定《院規民約》,黨員干部帶頭簽訂履行移風易俗承諾書,成立宣傳隊、組織月月談,進行“積分銀行”獎勵等活動,形成長效機制。發揮志愿服務隊伍助力作用。成立“紅石榴”志愿服務隊,開展疫苗接種、扶貧濟困、文明勸導、鄰里守望、健康保健等內容多樣的惠民便民志愿服務活動。發揮本地能人鄉賢專業作用。開展“我為鄉村獻一計”“石榴花開,美好杜郢”文化藝術節、“海燕杯”攝影展、“石榴籽”道德學堂等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鄉村德治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鄉風文明通過產業助推不短提升,越來越多的游客被美麗的杜郢村所吸引,民生福祉節節攀升,繪就一幅“生態宜居鄉村美、產業興旺村民富”的美麗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