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固鎮縣市場監管局不斷創新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在常態化監管的基礎上依托“互聯網+明廚亮灶”“盈川智慧監管”等方式對全縣所有學校食堂實行智慧監管,通過網絡攝像頭,實現隨時遠程巡查,查看學校食堂、供餐企業加工操作現場等,若發現存在不規范行為和隱患,可立即要求其進行整改,讓學校食堂從食材入庫、食材清洗、加工制作、餐具消毒和食品留樣等環節全部實現“陽光操作”。
壓實責任。為確保智慧監管不成擺設,不流于形式,能真正發揮時刻“處在一線”監管的作用,該局制定了《固鎮縣學校食堂智慧化監管制度》,連續多次召開了校園食品安全智慧化監管專題工作會,明確“兩個責任”和各級監管部門的職責任務。
各鄉鎮市場監管所嚴格按照監督巡查重點和工作要求,定時開展線上巡查檢查并每周上報統計表,對巡查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隱患落實限期整改,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快查快處。
嚴格巡查。在日常監管中,執法人員利用智能監管的高科技手段,隨時實行線上監督巡查,重點查看庫房食材存貯、從業人員工作衣帽穿戴、功能間環境衛生、紗門紗窗、擋鼠板使用、紫外線消毒燈開啟、餐飲具消毒、食品留樣等,以及制止餐飲浪費和配陪餐制度執行等環節。
今年以來,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已巡查并整改各學校食堂存在的非工作人員擅入后堂、工作人員著裝不規范和抽煙、成品湯桶直接放置在地面、食品貯存混亂、配餐人員上崗未佩戴口罩等隱患問題135處,責令改正11起。
不留盲區。該縣把“互聯網+明廚亮灶”智能監管全覆蓋,作為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縣73所學校食堂和4家校外供餐企業全部推行了智慧監管模式。
各校食堂及供餐企業的儲存區、烹飪區、備餐區等全部安裝監控攝像頭,通過數字賦能,實現了“市監局+教育局”24小時無間斷遠程監管,讓食品加工制作切實做到了“透明化”和食品安全監管的“實時化”,以及智慧管理的“全面化”,使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得到了再提升。
通訊員 單永才、吳運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