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宴席是鄉村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群眾團聚歡慶的情感需求,但其涉及人員多、食材流轉廣、制作環境復雜,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不容忽視。為切實保障鄉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蚌埠市固鎮縣立足職能、主動作為,以全環節監管、嚴問題整改、廣社會共治為抓手,持續強化農村宴席食品安全監管,為鄉村振興筑牢飲食安全屏障。
夯實宴席安全基礎,源頭阻斷風險隱患
固鎮縣將農村宴席監管關口前移,聚焦關鍵環節構建全流程防控體系。重點對宴席備案是否及時規范、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是否有效、食品原料采購臺賬是否完整可追溯、加工場所衛生條件是否達標、餐具消毒保潔是否到位等內容開展全面檢查,確保監管無盲區、無死角。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現場示范指導,要求承辦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從食材采購源頭把控質量,確保食材來源可靠;在加工環節嚴控衛生標準,保障加工過程清潔無污染;在烹飪環節督促菜品燒熟煮透,避免因加熱不徹底引發食源性疾病,從源頭防范各類食品安全風險。
強化問題整改實效,閉環管理消除隱患
針對農村宴席制作場地簡陋、設施設備不足、風險點集中等突出問題,固鎮縣精準施策,加大對涼菜制作、食品留樣、食品添加劑使用等高危環節的檢查力度,緊盯易引發食品安全事故的關鍵節點。對檢查中發現的食品存放不規范、防蠅防塵設施不全、食品留樣制度未嚴格執行等問題,執法人員當場下達《監督意見書》,明確整改要求、整改時限和責任人,責令立即整改;同時建立“整改—核查—銷號”閉環管理機制,適時開展“回頭看”行動,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核實,確保問題整改不打折扣、不留尾巴。
構建社會共治格局,凝聚監管強大合力
固鎮縣堅持執法監管與宣傳引導并重,積極推動形成“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群眾監督”的農村宴席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新格局。一方面,通過組織開展農村宴席食品安全專題培訓,圍繞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操作規范、應急處置等內容進行系統講解,有效提升了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專業操作能力,推動行業自律水平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通過發放《吃大席安全明白紙》1000余份,向群眾普及農村宴席食品安全消費知識,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監督,鼓勵發現問題及時舉報,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監管”的良好氛圍。(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