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山區天橋街道華昌街社區積極推行“志愿服務積分制”,借助積分兌換機制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如今,依托“智慧蚌山”小程序及網站平臺,這一模式實現迭代升級,推動志愿服務向數字化、便捷化、透明化轉型,為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注入強勁動力。
志愿服務積分制搭建社區治理參與橋梁。社區以志愿服務積分制為重要抓手,將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各類行為進行量化管理,并制定《積分兌換管理制度》,清晰明確積分獲取途徑與兌換規則。居民可通過三類途徑獲取積分:一是活動類志愿服務,涵蓋環境衛生整治、困難群體幫扶、矛盾糾紛調解、義剪義診、安全巡邏等;二是創新類服務,包括提出社區治理建議、參與智慧平臺功能優化等;三是長期貢獻獎勵,如黨員帶頭參與志愿服務、長期堅持提供志愿服務等。居民憑借積累的積分,可在社區“積分超市”兌換紙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這一舉措不僅切實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更有效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智慧蚌山”平臺推動志愿服務管理升級。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社區充分依托“智慧蚌山”小程序和網站平臺,構建智能化服務體系。平臺實現三大功能:一是活動發布與招募,社區管理員可在平臺發布志愿活動信息,居民通過一鍵報名參與,系統將自動記錄參與情況并發放相應積分;二是積分透明化管理,居民可實時查詢個人積分明細及兌換記錄,確保積分管理的公平公正;三是數據分析與優化,平臺能夠統計分析居民參與偏好、活動熱度等數據,為社區精準優化服務內容提供科學依據。
網格員多維度發力激發全民參與熱情。自積分制推廣以來,社區網格員通過多項舉措積極動員居民參與:線上線下聯動宣傳,借助網格群、“智慧蚌山”平臺、社區公告欄等渠道,廣泛宣傳積分制的相關規則與意義;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鼓勵黨員率先報名參與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帶動身邊群眾;開展居民培訓指導,針對老年人等群體開展“智慧蚌山”平臺使用培訓,幫助他們熟練掌握操作方法。
華昌街社區將持續深化“志愿服務積分制”,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吸引更多居民投身社區治理。依托“智慧蚌山”平臺,社區治理將更加高效、透明,居民的參與感和幸福感也將在共建共治共享的過程中持續提升。(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