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連著千家萬戶,是基層治理的“晴雨表”。龍子湖區治淮街道民政科始終錨定群眾需求,探索實踐“底數清、機制活、服務暖”的三段工作法,讓惠民政策精準落地,讓民生關懷直抵人心。
摸清底數,讓幫扶靶向更準
“群眾缺什么,我們就補什么;群眾盼什么,我們就干什么?!苯值烂裾瓢衙宓讛底鳛槊裆ぷ鞯摹跋仁制濉?,通過“拉網式排查+動態化更新”掌握實情。組織網格員逐戶走訪,建立涵蓋低保家庭、困境老人、殘障人士等群體的“民生檔案”,詳細記錄家庭結構、收入來源、健康狀況等關鍵信息。針對獨居老人,特別標注“定期探訪頻次”、“是否有基礎疾病”等細節;對于困境兒童,同步收錄“成長需求清單”。為確保數據鮮活,實行“每周一碰頭、每月一更新”制度,今年以來累計更新信息80余條,推動困難家庭23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22名老人享受到適老化改造,真正實現“政策找對人、服務送上門”。
建強機制,讓合力聚得更緊
民生問題??珙I域、多環節,單打獨斗難見實效。街道著力構建“橫向聯動、縱向貫通”的工作機制,打破部門壁壘——橫向聯合社區、人社、衛健等5個部門成立“民生議事會”,每月會商破解復雜訴求;縱向建立“街道—社區—樓棟”三級響應體系,確保小問題在樓棟內化解、大問題由街道統籌協調。今年以來,通過機制化運作,已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4件,讓跨部門的幫扶從“各自為戰”變為“協同作戰”。
深化服務,讓溫暖傳得更透
政策有力度,服務更要顯溫度。街道在“精準”之上做足“溫情”文章:對行動不便的群眾推行“代辦制”,由網格員上門收取材料、全程代辦手續;春節前夕,為獨居老人送去“暖心包”,里面既有春聯福字,也有社區特制的“便民聯系卡”,不少老人感慨:“這卡片比紅包還暖?!?/p>
民生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治淮街道將持續打磨“三段工作法”,在底數排查上更精細、機制運行上更高效、服務群眾上更貼心,讓每一項舉措都扎根群眾需求,讓每一份努力都傳遞民生溫度,在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路上,走得更穩、更暖、更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