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山區青年街道從寬度、廣度和深度三個維度精準施策,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動了轄區經濟的蓬勃發展。
拓寬服務范圍,優化營商環境的“寬度”。為確保惠企政策精準落地,街道構建多維度政策傳導與賦能體系。通過微信群、定向派發政策匯編等“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實現國家、省、市、區四級政策全域覆蓋。同時,組建班子成員牽頭的政策服務專班,建立“一企一策”跟蹤機制,常態化入企開展政策解碼與申報輔導。例如,在融資支持方面,街道聯動金融機構上門服務,為安徽慈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詳解貼息貸款申報要求,全程協助完成資質審核與材料組卷,助力企業成功獲批專項貸款并享受貼息優惠,有效緩解流動資金壓力,保障生產經營持續穩定。
拓展服務領域,延伸營商環境的“廣度”。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街道高度重視人才服務工作,積極與勞動保障部門合作,為企業提供人才招聘、人才培訓、人才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舉辦各類人才招聘會,吸引了大量高校畢業生和專業人才前來求職,滿足了企業的用人需求。同時,針對企業員工的培訓需求,街道組織開展了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素質提升培訓,幫助企業員工提升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今年以來,青年街道共開展6次招聘會。
深化服務內涵,提升營商環境的“深度”。青年街道建立“企業滿意度動態評價”體系,通過走訪問卷、現場訪談等方式收集企業反饋,今年以來收集走訪問卷55份,提供17條有效建議優化服務流程5項。推行“服務回訪”制度,對已解決的問題開展30天跟蹤回訪,確保企業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問題解決滿意率達98%。此外,定期組織企業代表、行業協會召開政企對接會,將收集的十余條建議納入服務改進計劃,形成“收集—整改—反饋—提升”的良性循環。
通過從寬度、廣度和深度三個維度優化營商環境,青年街道取得了顯著成效。轄區內企業的滿意度不斷提升,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激發,經濟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