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蚌埠市蚌山區青年街道為持續深化作風建設,堅持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實效,從群眾關心的“關鍵小事”入手,通過優化服務、聯動資源等方式,切實解決轄區居民在民生、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基層服務提質增效。
精簡流程提效能,課后托管“不折騰”
為緩解雙職工家庭假期“看護難”、作業無人輔導的難題,青年街道整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場所,推出“社區微課堂”服務,聯合轄區學校教師、大學生志愿者等力量,提供作業輔導、興趣培養等公益托管服務。針對群眾反映的“課后服務申請手續繁瑣”問題,街道結合“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的要求,優化“社區微課堂”報名流程;同時,嚴格規范經費使用,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以前孩子放假沒人管,現在社區有人照看,還能學畫畫、做手工,我們上班也安心多了。而且手機上就能直接報名,不用來回跑社區,特別方便!”家住南山社區的居民王女士滿意地說。
醫療上門“減負擔”,健康服務“零距離”
為緩解轄區老年人“看病遠、配藥難”問題,街道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健康管家進網格”活動,變“坐等上門”為“主動服務”。組建醫生志愿團隊,攜帶便攜設備定期入戶問診,提供用藥指導等服務,避免群眾往返奔波。同時,在社區設立“健康驛站”,每月專家醫生坐診,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精準轉診”。
就業幫扶“去虛功”,精準匹配“干飯碗”
街道對就業幫扶工作進行全面梳理,砍減不必要的流程,建立“就業需求—技能培訓—崗位對接”閉環服務機制,精準幫扶就業。聯合轄區企業開發保潔、家政等靈活就業崗位,并按需開設“技能培訓班”“招聘集市”等特色服務。(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