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蚌山區天橋街道以基層治理創新為抓手,將物業管理融入基層治理,以網格化管理為核心,以多元主體為依托,形成治理合力,構建起“網格員+物業管家+多元力量”協同共治新格局。
深化黨建引領,厚植民生底色。將物業服務站升級為黨群服務微陣地,深化物業服務內容,推行“五代”服務,并與社區積分制工作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居民自治作用參與社區建設,建立“以行動換積分,用積分兌物品、服務”的激勵機制,居民可通過積分兌換物業提供的“代購、代修、代通、代洗、代安”五代服務,確保物業服務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深入融合。
打破治理壁壘,實現動態共享。以“黨建引領”為出發點,結合“皖美紅色物業”建設,將物業管理的專業優勢與網格治理的覆蓋優勢深度融合,打造物業黨群服務站,引導物業服務企業積極參與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暖民心活動等社區事務。以物業社區聯合接待日為載體,搭建“社區-業主-物業”三方議事平臺,每個小區張貼物業管理人員、網格員姓名電話,切實提高業主與物業之間的信息互通透明度。
強化協同聯動,提升處置效能。建立社區物業協調共治機制,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推行社區“兩委”進入業委會,物業管理人員、業委會成員、網格長“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依托智慧社區平臺,通過入戶走訪、信息共享等方式,全面摸排群眾訴求,以物業社區共享平臺做好數據互通與業務協同,讓治理鏈條從“串聯式響應”升級為“并聯式處置”,通過“清單式+銷號式”管理模式,發動物業、職能部門、企業等力量多重發力為居民解決疑難愁盼。(馬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