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民法典宣傳普及工作,助力法治社區建設,5月23日上午,古蚌社區以“法典進萬家”為主題,創新開展民法典宣傳月活動。社區法律顧問張皓律師與社區干部、居民代表聯動,通過情景演繹、靶向服務、積分激勵等“沉浸式普法”模式,將晦澀的法律條文變成“民生課堂”上的生動表達,使《民法典》真正融入群眾生活。
情景式普法 法律知識“演”出來
居民通過代入子女、父母等角色提問互動,律師以“繼承權平等”“遺囑效力優先”等法律要點逐一拆解矛盾。類似的情景還涵蓋“高空拋物追責”“寵物傷人維權”等高頻問題,展板案例均取材于社區真實事件。
“以前覺得法律都是冷冰冰的,今天看張律師演了一遍,連我這種‘法盲’都聽懂怎么維權了!”居民張大爺笑著展示剛領取的《民法典案例圖解手冊》。
靶向式服務 精準對接“急難愁盼”
針對不同群體需求,社區設置“分眾化普法專區”:
銀發課堂:聚焦老年人關注的遺囑公證、防詐騙等議題,律師用方言講解“打印遺囑有效性”“意定監護制度”,并發放“防詐法律錦囊”;家長專區:圍繞婚姻財產分割、未成年人保護等熱點,通過互動問答解析“離婚冷靜期”“校園欺凌責任認定”;新業態群體:為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定制“交通事故維權指南”,現場提供勞動合同風險篩查服務。
積分式激勵 學法用法“活”起來
為激發居民參與熱情,社區推出“學法打卡積分”,居民通過參與問答、簽署《遵法承諾書》、分享普法朋友圈等方式積累積分,可兌換“法律咨詢優先預約券”或社區文創禮品?;顒赢斕?0名居民完成打卡,其中退休教師王阿姨以滿分成績成為“學法達人”?!胺e分兌換是其次,關鍵是學會了用法律給子女立遺囑,心里踏實多了!”王阿姨說。
以法護航,共筑和諧。此次民法典宣傳活動通過“演、講、用”三位一體模式,讓法律知識從書本走向生活,從單向灌輸轉向雙向互動。古蚌社區以“群眾需求”為普法坐標,以“解決問題”為法治落點,探索出一條“精準供給、長效浸潤”的基層法治建設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