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養老理念,蚌埠高新區秦集鎮文竹苑社區依托老年學校平臺,將老年教育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通過“五老”志愿者隊伍建設、老少文化互動、困境青少年關愛等系列活動,讓“養老”變“享老”,構建起代際共融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老年學校落戶,“銀齡導師”橋梁搭建
自2022年9月文竹苑社區老年學校落戶以來,學校開設舞蹈、民樂、健身、國學等15個特色班級,吸引400余名老年學員參與,組建了一支以政治可靠、身體康健、樂于奉獻的學員為主體的“五老”志愿者隊伍。社區關工委與老年學校實行“師資共享、活動共辦”機制,20余名教職人員及骨干學員化身“銀齡導師”,不僅在課堂上傳授技藝,更在社區治理中發揮余熱,成為連接老少兩代的橋梁。
文化傳承互動,溫暖關懷困境少年
為推進文化傳承,文竹苑社區聯合老年學校先后舉辦10余場關心下一代主題活動。以書法班、文體班為核心打造的“老少文化藝術節”,吸引百組家庭同臺獻藝,書法班學員帶領青少年寫春聯、繪年畫,將傳統文化融入節日氛圍;“六一”兒童節期間,“五老”志愿者與社區工作者共同為困境青少年送上文具、書籍等慰問品,用溫暖關懷傳遞社會大愛。此外,老年學校學員還通過健身操教學、民樂展演等形式,與青少年共享健康生活理念,形成“長者授藝、少年傳承”的良性互動。
銀發老人角色轉變,實現自我社會價值
“老年學校不僅是我們學習娛樂的平臺,更讓我們有機會用經驗和專長服務社區、關愛下一代?!崩夏陮W校學員、“五老”志愿者王阿姨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銀發老人從“學員”轉變為“社區建設者”,在自我提升的同時實現社會價值,成為社區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銀齡力量”。
未來,文竹苑社區將繼續深化“老年學校+關工委”合作模式,挖掘更多適合老少共融的特色活動,讓老年教育與社區治理同頻共振,為居民打造有溫度、有活力的幸福家園。(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