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蚌埠市固鎮縣堅持以志愿服務為抓手,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通過整合資源、打造品牌、突出群眾主體地位,推動志愿服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形成了黨建引領、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和群眾幸福感。
整合資源,構建網格化志愿服務體系
固鎮縣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整合社區資源,推行志愿服務網格化管理模式。按照“1個小網格設立1支志愿者服務隊伍,服務1個網格區域”的原則,構建起無縫隙、全覆蓋的志愿服務網絡。將志愿服務融入小區網格治理,細化服務內容為輿情信息、民意調查、矛盾調解、黨建宣傳、衛生監督、文藝活動等7大類,廣泛吸納志愿者參與,推動基層治理精細化、精準化,切實提升社區服務管理水平。
打造品牌,激發志愿服務內生動力
以社區為陣地,固鎮縣創新推出“積分制”志愿服務模式,鼓勵居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積累積分、兌換服務,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同時,整合社會資源,為轄區居民提供縫補、義診、義剪、家政等便民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生活難題。在志愿服務融入基層治理的過程中,涌現出“藍海豚‘童’行”“稅暖童心”“愛心媽媽團”“點亮微心愿”等一批優秀志愿服務品牌。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打造志愿服務品牌30余個,服務群眾超5萬人次,形成了志愿服務與基層治理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
突出群眾主體,提升基層治理溫度
固鎮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志愿服務融入城鄉基層治理大格局中謀劃推進。依托固鎮縣藍天救援隊、手牽手志愿者協會、“五老”法律志愿服務工作室等隊伍,組織開展法治宣講、矛盾調解、安全知識普及等志愿服務活動,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精準解決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黨建引領、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志愿服務工作格局,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更有成效。
通訊員: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