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喜哥,馬上中秋節(jié)了,今天給你帶了愛吃的月餅。”9月17日下午,家住柏莊跨界小區(qū)的居民吳雙妹來到蚌埠金色晚年養(yǎng)護中心,握著兄長的手敘家常。父母離世后,兄妹倆便成了彼此最親的依靠,自2021年將患有智力殘疾的兄長送到這里,多年來這份守護從未因距離而變淡。吳雙妹——這位“蚌山好人”,始終用愛為兄長撐起溫暖的天。

童年相伴:8歲之差的溫暖情緣
“我哥是因為小時候得腦膜炎、小兒麻痹癥,到7歲該上學時沒法正常讀書,當時特批了二胎,一年后我就出生了?!眳请p妹回憶,童年時全家住在肉聯(lián)廠宿舍,她沒上過幼兒園,兄長也無法入學,兩人成了彼此最親密的玩伴?!疤焯煸谠鹤永锿?,要么去廠里的籃球場,直到后來搬到蚌山區(qū),我上了學,才算暫時‘分開’?!?/p>
在她的記憶里,童年從沒有“孤單”二字,即便是兄長身有殘疾,卻總把她放在心上。有一天,她去上學了,兄長在樓下遛彎,賣發(fā)糕的阿姨見他可憐給了一塊,他卻揣在口袋里不肯吃?!鞍⒁虇査Σ怀?,他說‘我還有妹妹呢,帶回去給妹妹吃?!卑⒁瘫贿@份心意打動,又多給了他一塊——這個細節(jié),吳雙妹一直記在心里?!八橇赡苌匀?,但心地善良,心里始終裝著我,這份情最真?!?/p>

青春抉擇:辭工守護三千日夜
長大后的吳雙妹曾有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在崗位上勤懇打拼,眼看能擁有更廣闊的天地,兄長卻突然因身體狀況需要24小時看護?!肮ぷ髂茉僬?,哥只有一個。”沒有絲毫猶豫,她辭去工作,把生活重心全放在兄長身上。
那些日子滿是艱辛:清晨哄兄長洗漱吃飯,發(fā)病時耐著性子安撫,哪怕被誤傷也悄悄擦淚繼續(xù);沒了收入,就趁兄長休息接手工活忙到深夜,一分一厘都攢著買藥。社區(qū)了解到她家情況,主動幫兄長申請了低保和殘疾人補助,每月的補助雖不多,卻能緩解部分藥費壓力,讓她肩頭少些重量。面對旁人不解的目光,她從不多言,只以日復一日的行動堅守。三千多個日夜,她用耐心化解兄長的不安,用瘦弱的肩膀扛住生活的重壓?!拔覐臎]覺得他是負擔,就想好好照顧他?!?/p>

愛未缺席:養(yǎng)護中心里的牽掛與守護
2017年,吳雙妹組建小家庭、迎來新生命,當年父親離世,生活的擔子更加沉重。即便如此,她還是一直撐到2021年,后因?qū)嵲跓o力兼顧兄長,才忍痛將兄長送到金色晚年養(yǎng)護中心。讓她安心的是,除了院長、護工格外照顧兄長,沒事就跟他聊家常。社區(qū)還持續(xù)幫兄長跟進低保和殘疾人補助政策,讓這份守護多了份政策托底的暖意。
而兄長的牽掛,也從未停止過。每次吳雙妹探望,兄長總會細細詢問:“妹妹過得怎么樣?孩子好不好?”清明前后還會念叨著祭掃的事,拉著她要家人照片:“想你們了,看看照片就好?!痹趨请p妹眼里,兄長雖思想單純,卻有著最純粹的情感:“在他心里,我永遠是他最親的妹妹。他身體殘疾,情感卻很純真?!?/p>
如今,吳雙妹仍堅持每周探望,還加入社區(qū)志愿者隊伍,用自己的經(jīng)歷鼓勵困境中的人們。多年時光里,她用“不拋棄、不放棄”的堅守,詮釋了“孝老愛親”的真諦——這份跨越8歲年齡差、歷經(jīng)歲月考驗的兄妹情,既有個人堅守的溫度,也有社會關(guān)懷的支撐,不僅溫暖了兄長的人生,也成了蚌埠城市里一道動人的文明風景。(陳昂 姚銀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