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難事,找‘元老’!”不知不覺中,這句話成了龍子湖區東升街道施家洼社區居民們的口頭禪。在大家的眼中,“社區元老堂”的退休老黨員們就是身邊的“110”和“119”。
居民們口中所說的“社區元老堂”,是施家洼社區創新性地建立名為“社區元老堂”的名師工作室,邀請具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老書記、老黨員們,充分發揮“社區名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破解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提高社區工作者的綜合素質,進而提升社區整體治理效能。
近年來,社區居民流動頻繁,常常有矛盾糾紛產生,不少是重特大疑難“級別”的。家住小區某單元頂樓邊戶和中戶的住戶鄰里矛盾就由來已久,最嚴重的一次雙方還動了手報了警?!坝龅竭@樣的問題,年輕的社區工作者有些不知所措,立即想到了社區老黨員金琍琍?!笔┘彝萆鐓^工作人員郭海波告訴記者,金阿姨在了解到大致情況后,分別找雙方當事人談心,采取分類施策,讓雙方把內心的不滿和訴求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原來,雙方的矛盾是因為頂樓住戶王女士要求同樣住在頂樓的李女士對占用到王女士家的樓頂養花的墻邊做防水、開水槽和種植耐旱植物,以避免樓頂長年處于潮濕狀態。但是,李女士對此并未回應。在精準把握矛盾的根源后,金琍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在雙方之間進行溝通、化解。經過金琍琍的從中斡旋,歷時半個多月,雙方終于握手言和。
“老黨員退休不褪色,繼續在社區發光發熱,這件事情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不僅需要細心,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和傾聽。一天調解不成,那就兩天,終有一天矛盾會化解?!鄙鐓^工作者馬凱說。
針對在網格工作中,存在進了網格入不了戶的問題,“社區元老堂”的退休老黨員們利用他們長期在社區生活的人熟、地熟的優勢,帶領年輕人一道通過將走訪當作“走親戚”,用嘮家常的方式,讓居民把我們當自己人,講出“掏心窩子”的實話。因為人走近了,話談近了,心就貼近了,就能贏得居民認同、理解、支持。
而社區書記作為“社區元老堂”領辦人,無論是咨詢政策、化解矛盾還是志愿服務,都要親自參與,及時反饋處理結果,讓居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懷?!斑@太影響我們出行了!”在小區實施雨污分流工程中,造成的灰塵、建筑垃圾滿地,居民們對此怨聲載道。在走訪中,施家洼社區黨委書記朱莉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當即聯系施工方來到現場。針對小區改造中存在的建筑垃圾、灰塵等問題,施工方現場處理,給予沖刷、垃圾清運,不到兩個小時居民反映的問題全部解決到位。
“社區工作人員通過深入基層走訪,不僅能夠了解居民的真實需求,還在工作中傳承了老黨員們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的精神,正如社區大廳懸掛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的為民服務意義所在?!敝炖蛘f。
“社區元老堂”還定期舉辦“老書記”專題講座,邀請具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老書記們,分享在社區矛盾糾紛化解、老舊小區改造及困難群眾幫扶等方面的寶貴經驗。老書記們不僅傳授具體的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傳遞了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態度,為社區工作者樹立了榜樣,形成傳幫帶的良好氛圍,促進社區工作者隊伍的整體成長。
“接下來,施家洼社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把提升轄區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完善‘社區元老堂’名師工作室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發社區治理新動力?!敝炖蛘f。(何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