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針對汽車等高價商品,先低價租用再買斷成了不少商戶推出的新鮮購物方式,為暫時囊中羞澀的消費者提供了不少方便。隨著高端手機價格上探至幾千元甚至萬元檔,手機市場也悄然興起了租賃業務,新興的租賃App用豐富的先租后買斷方式,吸引不少嘗鮮者??捎浾咴诟黝愓搲?、投訴平臺發現,不少消費者嘗試后,卻直呼手機租賃是“高利貸”,稱自己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租金加買斷遠超原價
“高利貸都不敢這么玩!”
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1月,他使用支付寶軟件時,偶然瞥到了內置的“愛租機”小程序,提供手機租賃的服務。簡單瀏覽后,他發現,不少高端品牌的手機,看起來竟非常便宜,一款全新未拆封128GB內存版本的蘋果牌iPhone14ProMax手機租金竟然只要500多元。心動之下,他跟客服進一步溝通了解租用手機的規則,“對方告訴我‘租滿即送’,租用到期之后手機的所有權就歸我了”。
心動之下,張先生下了單。付款界面與普通的網購訂單頁面很像,沒有繁瑣的步驟,只需要確認支付月租金。截至目前,張先生已經按時支付了12期租金,每期591元,共計7092元。當他以為自己將要享受“租滿即送”待遇時,卻發現,商家給了他兩個選擇:再支付7436元買斷,或者續租12期期滿直接獲得手機所有權。若兩種都不選,張先生要退還手機,租機合同終止。
本來是想實惠價購買手機的張先生,想到此前已經支付的7000元租金,就一陣心疼。可兩種方式都讓他更難接受。原本的“租滿即送”,張先生回想,客服表達的意思就是租滿一年就可以獲得,“如果當時說還有后續,我肯定會問后續要再花多少錢或者還需要什么流程,但是他們沒說?!?/p>
記者查詢了這款發布自去年的蘋果手機的市場價行情,目前價格最低的商家全新未拆封僅報價不到7000元,比買斷價還低。若選擇再續租,在手機實際價格降低三成的情況下,租金竟反向調整至840多元,相較第一年的591元上漲了42%,雖租滿第二年即送,但計算下來,總金額已高達17000元,是官方發布價格的約1.8倍。張先生無奈之下,只好投訴平臺要求將租金調整至合理范圍。
日前,平臺客服拒絕了張先生的訴求,答復稱“下單過程中明確顯示租金、租期、買斷金額分別為多少,您均已知悉,是認可后采取操作提交訂單按鈕……建議可選擇歸還機器。”
低價宣傳中藏高價陷阱
參考投訴人提到的App名稱,記者下載了多款不同的手機租賃App。在張先生使用的“愛租機”中,記者看到該App正在做“12·12超級補貼”活動,碩大的“全新手機榜,低至1元/天”廣告詞十分吸引人。
記者隨機選擇了該頁面上的一款小米品牌“小米14”手機,在商品詳情頁面顯示,該手機日租金為9.03元,并享受“首月5折”的優惠。點擊右下角的立即搶租按鈕后,可以選擇手機的租賃方案、顏色和內存等。其中,租賃方案里,除默認的“租完歸還/續租/買斷”之外,還可選擇“租完即送”方案。
記者按默認選項進入支付頁面后,與一般網購不同的是,在手機圖片下方,多了一排租用日期的圖示,“預計起租日2023年12月14日,預計歸還日2024年12月13日”。在實付款上方有一排小字,“我已閱讀并同意《租賃及服務相關協議》與《用戶協議》與《隱私政策》”,勾選后即可提交訂單。
點開《租賃及服務相關協議》后,記者看到了長達10多頁的協議,其中除甲乙雙方外,還有被甲方授權可“協助催收”的丙方公司。而按照協議,若滿足超15日未足額支付租金等5個條件之一,手機將無條件“由租轉售”,且“乙方確認,租賃物的租轉售價格如前述,且與租轉售之日該租賃物本身的狀態或當時的市場公允價格無關”。
記者查詢該款手機同內存版本目前售價,僅為4299元。而總租金3439元加上平臺顯示的買斷價2279元后,通過該平臺獲取這款小米手機,記者需要總計支付5718元,超過售價的33%。記者返回后重新選擇“租完即送”方案,優惠后總租金與前一種方案幾乎沒有差別,區別僅是買斷價拆分12等份并入了單月租金中。
律師:疑似融資租賃掩蓋民間借貸
在記者采訪和親身體驗的相關案例中,用戶最后實際支付的價格與手機原本的市場價相比,明顯高于商戶出租出售手機的成本,若類比貸款來計算利率,有些訂單甚至超過了一些非法高利貸的利率。遠超手機售價的總金額是否合法合理?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邢鑫分析買租雙方合作方式后,告訴記者,可以大致認定相關協議本質上并非普通租賃合同,而是融資租賃合同。這些租賃手機案例還可能涉及以融資租賃的形式掩蓋了事實上的民間借貸關系,如果確認借貸關系為合法有效的,超過上限部分的利息應當不予認可,對于因無合法資質導致借貸合同(事實上的合同關系)無效的,則只應當返還本金。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丁金坤律師表示,對于此類融資租賃合同,若經營方無照經營則涉嫌違法。同時,租賃銷售制度要透明,租賃一年后的交接標準應當合理。丁金坤提到,若通過通訊錄索債及辱罵,則涉嫌非法催債,侵犯了公民個人信息以及侮辱他人,應被治安處罰。
律師提醒,消費者在注冊、下單前,對于需要確認的協議,尤其是關鍵條款,不要僅僅簡單勾選,應當點開鏈接具體閱讀??紤]到這種融資租賃業務的半融資性質,律師建議,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對相關主體嚴格管控以保障金融安全。
(原載于2023年12月18日“上海網絡辟謠”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