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積分兌換逐漸由線下延伸至線上,積分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可進行禮品兌換,但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積分兌換存在貨不對板情況,更有可能是詐騙陷阱。
“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卻沒省下多少錢,有時還會收到劣質兌換商品?!?/p>
張女士無意間刷到網友關于積分兌換的“科普帖”后,便開啟了“薅羊毛”模式。品牌和規格都一模一樣的抽紙,使用積分兌換后,只需要不到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張女士輾轉多個平臺,先后兌換過支付抵扣紅包、商品優惠券、視頻網站會員、出行抵扣紅包等。但她坦言,其中有些物超所值,但也不乏粗制濫造的劣質商品,甚至會出現兌換后比原價更高的情況。在兌換過程中,張女士漸漸被積分束縛?。好刻煸诟鱾€平臺簽到、做任務,在商品間反復比較,試圖找到最超值的兌換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手機積分即將清零提醒兌換,小心“積分換禮”騙局!
陳先生前段時間收到了積分即將過期的短信通知,短信中還附有積分兌換鏈接。點擊后,兌換禮品眼花繚亂:原價近千元的掃地機器人積分換購后僅需300多元;花200多元就能買到6瓶裝的整箱醬香茅臺;300多元就能入手某品牌的足金項鏈……面對如此超值的積分兌換活動,陳先生毫不猶豫就下單了茅臺。付款后陳先生疑惑“短信從哪里來的”“怎么會莫名其妙冒出這么多積分”,而此時想要取消訂單卻已經找不到退款通道了。幾天后,兌換的網站就無法打開了,而隨后收到的白酒也表明陳先生的確是沖動下單的“冤大頭”。
資料圖
警方提醒
1.勿輕信
收到積分兌換的短信,即便是自己熟悉的客服號碼發來的短信也別輕易相信??赏ㄟ^官方客服渠道先核實。
2.勿點擊
不要隨意點擊短信中的網址鏈接,有可能是木馬病毒或是仿冒的釣魚網站。
3.勿填寫個人信息
不要輕易在陌生鏈接填寫銀行卡密碼、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更不能填寫信用卡有效期、安全碼等信息。
近日,山東省淄博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消費者:
兌換前要擦亮雙眼,看清積分兌換來源,弄清積分兌換規則、有效期以及商品價值等,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購。
不要被突如其來的積分和不可思議的優惠力度沖昏頭腦,要保持理性,選擇正規渠道進行積分兌換。
若在兌換期間發現受騙,要及時將相關證據提交當地消費者組織、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進行投訴舉報。(記者尹訓銀)